美国将于2025年底结束对台积电南京的豁免:解读对晶圆代工厂和供应链的影响
在对三星和 SK 海力士采取类似行动之后,华盛顿现在已将目标对准台积电——通知这家芯片制造商,其南京晶圆厂的“已验证最终用户”(VEU)地位将于 2025 年 12 月 31 日被撤销, 彭博社报道,援引公司声明。
据 中央社 解释,2024 年,美国商务部正式授权台积电南京晶圆厂获得 VEU 认证,取代了自 2022 年 10 月以来的临时批准。VEU 允许受美国控制的物品和服务直接流入该工厂,无需单独许可证,从而保持了生产的稳定。随着 VEU 即将被撤销,南京工厂面临更大的运营不确定性。
这对全球顶尖的晶圆代工厂、其供应链及其中国竞争对手意味着什么?以下是关键要点。
对台积电的影响:利润贡献有限
根据 商业时报 的报道,中国台湾“经济部”表示,目前只有台积电的南京工厂——其 16 纳米技术的所在地——受到 BIS 出口管制。该工厂约占台积电全球产能的 3%,这一份额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官员们认为这对中国台湾芯片竞争力的影响将微乎其微,报道补充道。
相比之下,三星在中国生产了其约 20%的 DRAM,SK 海力士约 40%,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受到美国限制,正如商业时报所指出的那样。
《经济日报》指出,台积电在中国大陆运营两家晶圆厂:上海松江的一家8英寸工厂,专注于成熟的0.13微米工艺,以及南京的一家300毫米工厂。南京工厂最初生产16/12纳米芯片,但随着美国出口管制收紧,其策略发生了转变,据报道,董事会批准了近800亿新台币用于扩大28纳米产能。
据报道,南京工厂现在每月运行约20,000片16/12纳米晶圆和40,000片28/22纳米晶圆,主要服务于特种需求,如汽车芯片。
《自由时报》指出,今年上半年,台积电的中国子公司实现税后净利润55.96亿新台币,而南京工厂贡献了144.39亿新台币——两者合计约占台积电总利润的2.6%。因此,市场预计这对台积电的运营影响将最小。
台积电的中国大陆供应链及其竞争对手获益
对台积电的中国大陆供应链及其本地竞争对手会产生什么影响?根据 Tom’s Hardware 的报道,中国大陆客户贡献了台积电 2024 年 901.8 亿美元销售额中的约 11%,即约 99 亿美元,尽管该公司没有透露其中有多少直接来自南京的 16 号晶圆厂 (Fab 16)。
报告指出,为了在不使用美国设备的情况下继续运营南京16号晶圆厂,台积电的一个选择是用中国本土制造的替代品来替换一些进口设备。然而,这是否可行——尤其是对于光刻技术——仍然不确定。
虽然像 AMEC、Kingsemi、Naura 和 Piotech 这样的中国公司在清洗、沉积和蚀刻设备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它们仍然缺乏能够满足商业 16 纳米生产所需的良率和精度的完整设备,正如 Tom’s Hardware 报道的那样。报告指出,目前还没有中国公司提供适用于 16 纳米节点的光刻系统。
另一方面,报告指出,如果台积电逐渐减少南京的生产,中国代工厂可能会受益。客户可能会将订单转向处理 14nm 和 28nm 的中芯国际,或者提供 28nm 的华虹,从而提高其利用率和收入——报告指出,假设它们有足够的产能来满足需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