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OSPF单区域
1.实验拓扑
2.实验配置
总体思路:
1.每个路由器上的接口都配好ip地址 。
2.每台路由器上启动OSPF,并将相关接口划分到指定的区域。
AR4:
实验二:ospf多区域
1.拓扑图:
2.实验配置
AR5:
分析:要配四个接口地址,上接口是属于区域1 下接口属于区域2,左右两边属于区域0.
AR7:(重要!!)
分析:
- 连内部的接口配好 IP,连 R10 的接口配好 IP,保证物理连通。
- 加一条静态路由,告诉自己 “去 R10 的回环网段(192.168.10.0/24)要找 R10 的接口(10.10.10.2)”。
- 用 OSPF 把这条静态路由告诉自治系统内的其他路由器,让大家都能找到 R10。
AR10:
- 连 R7 的接口配好 IP,保证和 R7 能通。
- 配个回环地址(192.168.10.10/24),作为别人要访问的目标。
- 加一条默认静态路由,告诉自己 “不知道怎么去的地址,都交给 R7(10.10.10.1)处理”,确保能回应别人的访问。
3.心得
1.一定要看清楚哪个网段是属于哪个区域中的!!
2.为什么要在r10上配置回环地址?
1. 测试自治系统内的路由连通性
在这个拓扑中,R10 位于自治系统外,而 AR7 是连接自治系统内外的边界路由器。通过在 R10 上配置回环地址,可以测试自治系统内的其他路由器是否能够正确路由到自治系统外的网络
通过在自治系统内的其他路由器上查看 OSPF 路由表,可以验证重发布是否成功,以及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是否能够学习到通往 R10 回环地址的路由。
2. 模拟自治系统外的网络
在这个拓扑中,R10 代表自治系统外的一个网络设备。通过在 R10 上配置回环地址,可以模拟自治系统外的一个主机或服务器。
3.为什么要在r10上配置静态路由,如果不配置会发生什么?
R10 的静态路由是为了 “完成双向通信的闭环”:确保自治系统内的访问请求能收到回应,同时允许 R10 主动访问自治系统内的设备。如果不配置,会导致通信单向失败(只能去,不能回),整个跨自治系统的通信无法正常工作。
注意:ensp的路由器要选择
,
最好不要E接口,可能会配不了ip地址。可以添加s接口,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