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提供网络传输最基本的物理条件。定义了电压、接口、线缆、传输举例等。
常见设备: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红外线,蓝牙,WLAN.
数据格式:比特
常见协议:
数据链路层:编帧和识别帧。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释放。我自己理解就是局域网内的通信。使用交换机通信。
常见设备:交换机,网卡,网桥
数据格式:帧
常见协议:PPP,MSTP,STP
局域网内设备通信,可以通过网卡上的MAC地址,通过交换机进行进行数据转发。
网络层:路由,编址,拥塞控制,异种网络连接。我自己理解就是在不同网段下的局域网连接,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来连接。
常见设备:路由器,防火墙,多层交换机
数据格式:数据报
常见协议:IP,ICMP,ARP,IGMP
不同网段下的设备可以基于IP地址使用路由器进行数据转发,实现局域网与广域网通信
传输层:建立源端口到目的端口的连接,实现数据发送进程到数据接收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常见设备:进程和端口
数据格式:数据段
常见协议:TCP,UDP
保证PC上的应用得到对应的数据,端口对应应用程序。保证数据传输给正确的应用程序
交换机工作原理:
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帧中包含源MAC地址与目的MAC地址,交换机学习源MAC地址,如果路由表中有目的MAC地址信息,则直接转发,否则进行广播,接收返回包中的MAC地址进行学习,供下次使用。
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中有路由表,路由表中记录了下一跳的地址,路由器可以根据目的ip地址进行选择下一跳。
在局域网内通信的时候MAC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就是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是如果目标主机是广域网内的。那么PC进行封装目的MAC时这个MAC地址时网关的MAC地址。因为首先接触的交换机只认识MAC地址。主机如何分辨目的主机是在局域网还是广域网?根据本机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是否在同一网络。
交换机是有IP地址的,但是这个IP地址并不是作为数据转发的作用,而是用来管理员远程登录设备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