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期末复习笔记

第1章  概  述

一.选择题

1. D 2. C 3. D 4. B 5. A 6. D 7. B 8. A 9. A

10. C 11. A 12. B  13. ABCD

  •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 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是 硬件和软件
  • 摩尔定律的内容是 微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每18~24个月将增加1倍
  •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 计算机学科的根本问题是 什么能被有效的自动进行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石子计数的过程

答:早上放10头牛出去,就拿10颗小石子表示,晚上牛回来清数时,就以小石子的数量来逐个进行清点,看看是否一致。

2.简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答:计算机的出现是20世纪最辉煌的成就之一,按照采用的电子器件划分,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

其主要特征是逻辑器件使用了电子管,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用磁鼓或磁带作为外存储器,使用机器语言编程。1949年发明了可以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使用机器语言编程,可存储和自动处理信息,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开始发生巨大变化。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运算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可靠性低,几乎没有什么软件配置,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尽管如此,第一代计算机却奠定了计算机的技术基础,其代表机型有:ENIAC、IBM650(小型机)、IBM709(大型机)等。

(2)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其主要特征是使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了磁芯体,引入了变址寄存器和浮点运算部件,利用I/O处理机提高了输入输出能力。在软件方面配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并且推出了Fortran、COBOL、ALG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降低了程序设计的复杂性。除应用于科学计算外,它还开始应用在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其代表机型有IBM7090、IBM7094、CDC7600等。

(3)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2)

其主要特征是用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作为元器件代替晶体管等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使用微程序设计技术简化处理机的结构,这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显著减小,而计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却有较大提高,可靠性也大大加强。在软件方面则广泛地引入多道程序、并行处理、虚拟存储系统和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计算机开始走向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此外,计算机的应用进入到许多科学技术领域。代表机型有IBM 360系列、富士通F230系列等。

(4) 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

其主要特征是使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朝着两个方向飞速向前发展。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多种逻辑芯片,组装出大型、巨型计算机,推动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运算器、控制器等部件集成在一个很小的集成电路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完善的系统软件、丰富的系统开发工具和商品化的应用程序的大量涌现,以及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现在很多国家正在研制新一代的计算机,它将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技术、电子仿生技术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它能进行知识处理、自动编程、测试和排错,以及用自然语言、图形、声音和各种文字进行输入和输出。新一代计算机的研究目标是打破计算机现有的体系结构,使得计算机能够具有像人那样的思维、推理和判断能力。已经实现的非传统计算技术有超导计算、量子计算、生物计算、光计算等。未来的计算机可能是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纳米计算机或DNA计算机等。

3. 简述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答:(1) 华罗庚和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

中国科学院华罗庚(1910—1985)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开拓者之一。当冯·诺依曼开创性地提出并着手设计EDVAC时,正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的华罗庚参观过他的实验室,并经常与他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1952年,我国大学院系进行调整,华罗庚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了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3位学者,在他担任所长的中科院数学所内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1956年,在筹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时,华罗庚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

(2)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1958—1964)

1957年,我国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该机研制成功,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为纪念这个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该机在738厂开始小批量生产,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共生产了38台。

1958年5月,我国开始研制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以苏联当时正在研制的БЭСМ-II为蓝本,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中科院计算所、四机部、七机部和部队的科研人员与738厂合作,于1959年国庆节前完成了研制任务。

在研制104机的同时,夏培肃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自行设计并于1960年4月研制成功一台小型通用电子计算机,即107机。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平均浮点运算速度达到5万次/每秒。

(3)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研制(1965—1972)

1965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随后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运行了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在我国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4) 第三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1973—20世纪80年代初)

1983年中科院计算所完成我国第一台大型向量机(757机),计算速度达到1000万次/每秒。同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Ⅰ亿次巨型计算机,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 第四代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与国外一样,我国第四代计算机的研制也是从微机开始的,1983年12月电子部六所成功研制与IBM PC机兼容的DJS-0520微机。

1997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成功研制银河-Ⅲ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系统综合技术指标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与曙光公司于1997—1999年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的曙光1000A、曙光2000-Ⅰ、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2000年推出浮点运算速度为3000亿次/秒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2011年推出浮点运算速度为1271万亿次/秒的曙光6000超级服务器。

2013年6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在德国正式发布了第四十一届世界大型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的排名,第一名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第十名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

2016年6月20日,在法兰克福(Frankfurt)世界超算大会上,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显示,我国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荣登榜单之首;2016年11月14日,在美国盐湖城公布的TOP500榜单中,“神威·太湖之光”以较大的运算速度优势轻松蝉联冠军;2016年11月18日,“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应用成果首次荣获“Gordon Bell”奖,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成果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2017年11月13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公布,“神威·太湖之光”以每秒9.3亿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第四次夺冠。2018年7月22日,“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系统”进入开放应用阶段。

4.举例说明计算机微型化的最新产品

答:列举当前的平板电脑,说明其特点即可。

5.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用途?

答:(1) 科学研究和科学计算

使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所提出的大量复杂的数值计算问题,称为科学计算,也称为数值计算,是计算机的传统应用之一。科学计算通常的步骤为构造数学模型、选择计算方法、编制计算机程序、计算、分析结果,例如,求解具有几十个变量的方程组,解复杂的微分方程等。

(2) 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

信息传输是指在计算机内部的各部件之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等进行数据传输。信息处理即信息管理,是使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输入、分类、加工、整理、合并、统计、制表、检索、存储等,又称为数据处理,其目的是为有各种需求的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作为管理和决策的依据。例如,人口普查资料的分类、汇总,股市行情的实时管理等。目前,计算机信息处理已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情报检索等诸多领域之中。

(3)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自动化

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管理自动化可大大提高控制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高劳动效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过程控制是指用计算机对工业生产过程或某种装置的运行过程进行状态监测并实施自动控制。用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可以改进设备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将计算机信息处理与过程控制结合起来,便产生了计算机管理下的无人工厂,目前,过程控制被广泛用于操作复杂的钢铁工业、石油化工业、医药工业等生产中。

(4) 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是使用计算机来辅助人们完成产品或工程的设计任务的一种方法和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是使用计算机辅助人们完成工业产品的制造任务,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工厂生产资源接口的计算机来完成制造系统的计划、操作工序控制和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是使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学生通过与计算机对话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技术。

(5)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络化和全球化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世界各国都在加紧进行信息基础建设。计算机网络是把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用通信设施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Internet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广域网,它的业务范围主要有远程使用计算机、传送文件、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查询等。Internet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社会信息化、全球化的进程,给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6) 多媒体技术

随着电子科学与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不仅有计算机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的功能,还能将符号、文本、音频、视频、图形、动画、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机地集成于一体,构成多媒体(Multimedia),使人通过多个感官获取相关信息,可以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同时由于多媒体的图形交互界面和窗口交互操作,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从而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

(7) 嵌入式系统

着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对每个人来说,不仅需要放在桌上处理文档、进行工作管理和生产控制的计算机,还需要从小到大的、各种使用嵌入式技术的电子产品,小到MP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个人数据处理机(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微型数字化产品,大到网络家电、智能家电、车载电子设备、数字仪器等。目前,各种各样的新型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设备在应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通用计算机。

(8) 人工智能

工智能是指计算机模拟人类某些智力行为的理论、技术和应用。人工智能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专家系统、机器翻译、机器人、定理自动证明等。

(9) 军事

在当今世界,许多科学的新发现、新成就大都首先应用于军事。第一台计算机正是为计算导弹的弹道轨迹而研制的,之后的每一代产品也几乎都是首先为军事服务的。目前,计算机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计算机作战模拟、军事信息处理武器的自动控制、精确制导武器、军用机器人、数字化部队、后勤保障等。

(10) 娱乐

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动画、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能够以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向人们提供最新的娱乐方式。计算机娱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游戏(Online Game)、动漫(Animation & Comic)、网络文学(Network Novel)、MSN(Microsoft Service Network)、腾讯QQ(简称QQ)、微博(MicroBlog)、Twitter、微信(WeChat)、Facebook等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

6.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答:(1) 微型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芯片连续更新换代,微型计算机连年降价,加上丰富的软件和外部设备,操作简单,使微型计算机很快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并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正逐步由办公设备变为电子消费品。人们要求计算机除了保留原有的性能之外,还要有时尚的外观、轻便小巧、便于操作等特点。1976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955—2011)、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phen Wozniak,1950—  )和罗·韦恩(Ron Wayne,1934—  )等人创立苹果公司。苹果公司于2010年发布了iPad,它是一款介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平板电脑。

(2) 巨型化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活动也越来越多,很多情况要求计算机对大量数据进行运算。“巨型化”在这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小,而是指高速运算、大存储容量和强大功能的巨型计算机。

(3) 网络化

因特网(Internet)的建立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网络具有虚拟和真实两种特性,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等具有虚拟特性,而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网络资源共享则具有真实的特性。

(4) 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动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智能化使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求计算机能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如智能家电、交通等。

(5) 新型计算机

新型计算机将由以处理数据信息为主,转向以处理知识信息为主(如获取知识、表达知识、存储知识、应用知识等),并有推理、联想、学习等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如理解能力、适应能力、思维能力等),能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取新的知识。

7.简述计算学科的定义、计算学科的本质。

答:计算学科是指利用计算机再现、预测和发现客观世界运动规律和演化特征的全过程,包括对理论分析、设计、效率、实现、应用等进行的系统研究。计算学科的研究包括了从算法与可计算性的研究到根据可计算硬件和软件的实际实现问题的研究。

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能被有效地自动进行?”,讨论的是与可行性有关的内容,其处理的对象是离散的,因为非离散对象(连续对象)是很难进行处理的。

计算学科的实质是学科方法论的思想,其关键问题是抽象、理论和设计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的问题。

8.简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

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包括科学与技术两方面。科学侧重于研究现象、揭示规律;技术则侧重于研制计算机和研究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技术手段。科学是技术的依据,技术是科学的体现;技术得益于科学,它又向科学提出新的课题。

9.简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根本问题及研究范畴。

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能被有效地自动化。问题的符号表示及其处理过程的机械化、严格化的固有特性,决定了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重要基础之一,数学及其形式化描述、严密的表达和计算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所用的重要工具,建立物理符号系统并对其实施变换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进行问题描述和求解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范畴包括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网络及应用等,按照研究的内容,也可以划分为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和应用三个层面。

计算机理论的研究包括离散数学、算法分析理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程序设计语言理论、私信程序设计方法学;计算机硬件的研究包括元器件与存储介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包括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学、可视化技术;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包括网络结构、数据通信与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网络安全;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及人-机工程包括计算机应用的研究、软件开发工具、完善既有的应用系统、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人-机工程、研究人与计算机的交互和协同技术。

10.简述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

答: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归结为18个知识体,包括:

(1) 体系结构与组织(Architecture and Organization,AR)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是指根据属性和功能不同而划分的计算机理论组成部分及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理论的总称。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数据的机器级表、非数值数据、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汇编级计算机组成、存储系统的结构与组织、接口与通信等。

(2) 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s,PL)

程序设计语言是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包含语法、语义和语用,是程序员与计算机交流的主要工具。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概述、程序设计方法、类型系统、编译技术、运行时系统、静态分析、高级程序结构、逻辑式程序设计等。

(3) 软件开发基础(Software Development Fundamentals,SDF)

软件开发就是根据用户的要求,构建出有特定功能的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软件部分的过程。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基本概念、数据结构基础、软件开发方法等。

(4) 算法与复杂性(Algorithms and Complexity,AC)

算法是如何解决一类问题的明确规范,可以执行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推理和其他任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的基础。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算法基础与设计、基础分析、算法策略、基础算法、基础自动机的可计算性及复杂度、高级计算复杂度、高级自动机理论及可计算性、高级算法及分析等。

(5) 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IM)

信息管理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模型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索引、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事务处理、物理数据库设计、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发展、信息的存储与检索、多媒体系统等。

(6) 基于平台的开发(Platform-Based Development,PBD)

基于平台的开发是指特定软件平台上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平台、Web平台、移动平台、工业平台、游戏平台等。

(7)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SE)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过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具和环境、需求工程、软件设计、软件构建、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可靠性、形式化方法等。

(8)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

操作系统是一组主管并控制计算机操作、运用和运行硬件、软件资源和提供公共服务来组织用户交互的、相互关联的系统软件程序。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发展、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调度和分发、安全和防护、文件系统、容错性、系统性能评估、内存管理等。

(9) 网络与通信(Networking and Communication,NC)

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基于TCP/IP网络的发展使得网络技术在计算学科中更加重要。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应用程序、可靠数据传输、路由和转发、局域网、资源分配、移动性、社交网络、区块链、5G/6G网络等。

(10) 系统基础(Systems Fundamentals,SF)

底层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以及在其上构建的应用程序被统称为“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横跨操作系统、并行和分布式系统、通信网络以及计算机体系结构等子学科,这些子学科在各自的核心内容中越来越多地共享一些重要的共同基本概念。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范式、跨层通信、状态机、并行性、评估技术、资源分配与调度技术、虚拟化、冗余下的可靠性、定量评估等。

(11)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PDC)

并行计算是指同时使用多种计算资源解决计算问题的过程。分布式计算就是在两个或多个软件互相共享信息,这些软件既可以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也可以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多台计算机上运行。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并行基础、并行分解、并行算法、通信和协同、并行体系结构、并行性能、分布式系统、云计算、语义学和形式化模型等。

(12) 信息保障与安全(Information Assurance and Security,IAS)

信息保障与安全是在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对信息系统的风险分析,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安全保障策略。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策略和管理、网络安全、密码学、Web安全、平台安全、数字取证等。

(13) 离散结构(Discrete Structures,DS)

计算学科是以离散型变量为研究对象,离散结构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它所涉及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被大量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集合、关系与函数、基础逻辑、证明方法、计数基础、图和树、离散概率等。

(14) 计算科学(Computational Science,CS)

计算科学是一个与数学模型构建、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来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研究领域,主要对各个科学学科中的问题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其他形式的计算。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建模与仿真、处理、数值分析、数字图书馆等。

(15) 图形学和可视化(Graphics and Visualization,GV)

计算机图形学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而可视化则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再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图形系统、基本绘制、几何建模、高级绘制、计算机动画、可视化等。

(16)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

人机交互研究计算机技术的设计和使用,重点是人(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机交互技术基础、人机交互模型、人机系统交互界面的构架、人机界面的设计、数据交互、语音交互、图像交互、行为交互、4D打印和人机交互的发展等。

(17) 智能系统(Intelligent Systems,IS)

智能系统是指能产生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系统,不仅可自组织性与自适应性地在传统的冯·诺依曼的计算机上运行,而且也可自组织性与自适应性地在新一代的非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上运行。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系统、知识表达及推理方法、搜索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方法、机器人学、人工智能的应用等。

(18) 社会问题与专业实践(Social Issues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SP)

人们需要懂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基本的文化、社会、法律和道德问题,需要认识软、硬件销售商和用户的基本法律权利,还应意识到这些权利的道德价值观。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环境、分析工具、职业道德、知识产权、隐私和公民自由、专业交流、可持续性、计算经济性、安全政策、法律和计算机犯罪等。

三.讨论题

1.计算机的产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略。

2.在信息社会,如何才能在计算机产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答案略。


  1. 第2章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

数制的表示

进制的转换

反码与补码

冯·诺依曼机的基本组成

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是由冯·诺依曼提出的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 选择题

1. D 2. D 3. A 4. D 5. C 6. C 7. B 8. D 9. C

10. B 11.A 12. C 13. A 14. C. 15. B 16. B 17. ABC 18. C

19. A 20. A 21. C 22. D 23. A 25. C 26. A 27. B

  • 计算机的组成包括 输入输出设备 运算器 存储器 控制器
  • 中央处理器包括 运算器和控制器
  • 源码变成反码和补码切记正数不用变 负数符号位不变
  • 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是 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
  • 冯诺依曼机基本工作方式的特点是 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二. 简答题

1.试简单叙述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答:计算机只认识二进制编码形式的指令和数据。因此,包括数字、字符、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都必须经过某种方式转换成二进制的形式,才能提供给计算机进行识别和处理。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因为物理上实现容易。由于二进制只有两个状态0和1,这正好与物理器件的两种状态相对应,例如电压信号的高与低,门电路的导通与截止等;而十进制电路则需要用十种状态来描述,这将使得电路十分复杂,处理也十分困难。因此,采用二进制将使得计算机在物理上实现简单,且具有可靠性高、处理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2.什么是定点数,它分为哪些种类?

答:所谓定点数,就是指计算机在运算过程中,数据中小数点的位置固定不变。其中小数点的位置是由计算机设计者在机器的结构中指定一个不变的位置,而不一定都必须具有小数点的指示装置。定点数一般有小数和整数两种表示形式。定点小数是把小数点固定在数据数值部分的左边,符号位的右边;定点整数则把小数点固定在数据数值部分的右边。

3.简要叙述声音的编码过程。

答:计算机获取声音信息的过程即是声音信号数字化的处理过程。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数字声音信息才能被计算机所识别和处理。声音被计算机处理的过程主要经过音频信号的采样、量化和编码几个过程。

4. 简述计算机有哪些特点?

答:(1)运算速度快、精度高

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其精度越高,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千万亿次以上。

(2)具有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有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和超强的记忆能力,能够进行各种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下一步应该执行的指令。

(3)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计算机采取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即把编好的程序输入计算机,机器便可依次逐条执行,这就使计算机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每台计算机提供的基本功能是有限的,这是在设计和制造时就决定了的。但计算机可以在人们精心编写的程序下,用这些有限的功能,快速、自动地完成多种多样的基本功能序列,从而实现计算机的通用性,达到计算机应用的各种目的。

5.什么是计算机系统?

答: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6. 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部分。 

答:① 运算器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和与、或、非等基本逻辑运算,实现逻辑判断。运算器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之下实现其功能的,运算结果由控制器发出的指令送到内存储器中。

② 控制器

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组成,控制器是用来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并使整个处理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即控制器按程序计数器指出的指令地址从内存中取出该指令进行译码,然后根据该指令功能向有关部件发出控制命令,执行该指令。另外,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接受各部件反馈回来的信息。

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集成在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板上称为中央处理器,又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③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用于存放原始数据、中间数据、最终结果和处理程序。为了对存储的信息进行管理,把存储器划分成存储单元,每个单元的编号称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