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围绕“请假申请”这一典型业务场景,深入讲解如何在钉钉宜搭平台中使用简易流程设计器完成审批流程的设计与配置,帮助开发者和业务人员掌握从表单设计到流程逻辑落地的全流程构建方法。
一、引言:从传统审批到智能流程
过去,企业的请假审批往往依赖于纸质表格或邮件流转,存在效率低下、信息滞后、权限不清等问题。随着钉钉等协同办公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采用在线审批流程,通过可视化流程引擎实现自动化的任务流转与权限控制。
本节内容承接前两节关于流程设计器基础介绍的内容,重点聚焦请假申请案例中的流程设计实践,包括审批节点配置、分支条件设置、审批策略选择以及模拟测试等关键环节。
二、审批流程的基本组成要素
一个完整的审批流程通常由以下三个核心元素构成:
-
审批人(Approvers)
审批人可以是固定成员、角色(如部门主管)、上级主管链或多级连续审批人等。钉钉宜搭支持多种审批人类型配置,便于灵活适配不同组织架构。 -
审批策略(Approval Strategy)
当多个审批人参与同一节点时,可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 会签(任一人同意即可)
- 全部同意(所有审批人均需通过)
- 依次审批(按顺序逐一审批)
-
审批动作(Actions)
包括默认的“同意”、“拒绝”,也可根据业务需要添加“退回”、“加签”、“转交”等扩展操作,提升流程灵活性与交互性。
三、流程节点类型详解
钉钉宜搭的简易流程设计器支持多种类型的流程节点,常见节点如下:
节点类型 | 功能说明 |
---|---|
发起节点 | 流程起点,由发起人提交表单触发 |
结束节点 | 流程终点,表示流程结束状态 |
人工节点 | 需要人工参与审批的节点 |
分支节点 | 根据条件判断进入不同路径 |
连接器 | 用于连接不同流程片段,提升流程可读性 |
数据节点 | 用于数据计算、调用接口等操作 |
开发者节点 | 支持自定义脚本编写,适用于高级流程逻辑 |
在请假申请的流程中,我们主要使用了发起节点、分支节点、人工审批节点和结束节点,通过这些节点组合出符合业务需求的审批路径。
四、请假申请流程设计实战
4.1 案例背景
假设某公司规定:
- 请假时长 ≤ 1天:由员工直属主管审批;
- 请假时长 > 1天:由员工直属主管 + 总经理共同审批。
我们的目标是基于上述规则,在钉钉宜搭中设计一个条件触发型审批流程。
4.2 表单准备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完成了请假申请表单的搭建,包含字段如:
- 姓名
- 部门
- 请假开始时间
- 请假结束时间
- 请假时长(系统自动计算)
接下来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流程设计。
4.3 流程设计步骤
步骤1:进入流程设计器
登录钉钉宜搭后台,进入对应应用的表单详情页,点击“流程设计”按钮,进入流程设计器界面。
步骤2:添加分支节点
在“发起”与“结束”之间点击“+”号,选择“添加分支节点”。系统将自动生成两个分支:“条件一”和“其他情况”。
步骤3:配置分支条件
点击“条件一”,设置条件为:
- 字段:请假时长
- 条件:小于等于
- 值:1天
该条件代表“请假时长 ≤ 1天”的情况。
步骤4:配置审批节点
在“条件一”下方添加一个人工审批节点,设置审批人为“发起人的一级主管”,即员工的直属主管。
同时配置审批策略为“会签”,即只要一名主管审批通过即可。
此外,开启“退回”操作按钮,允许审批人将流程打回修改。
步骤5:配置“其他情况”路径
在“其他情况”分支下添加两个审批节点:
- 第一个节点:审批人为“发起人的一级主管”
- 第二个节点:审批人为“指定成员”,通过模糊搜索选择“总经理”
审批策略同样设置为“会签”,确保主管和总经理分别审批后流程继续流转。
步骤6:保存并发布流程
确认所有节点配置无误后,点击右上角“保存并发布”按钮,使流程生效。
五、流程测试与验证
钉钉宜搭提供“模拟测试”功能,帮助我们在正式上线前验证流程是否正确执行。
测试1:请假时长 = 1天
- 设置请假时间为7月2日~7月2日(共1天)
- 点击“启用测试”
- 系统显示审批人为“部门主管”
- 测试通过,流程进入主管审批阶段
测试2:请假时长 = 2天
- 设置请假时间为7月2日~7月3日(共2天)
- 启动测试
- 系统显示审批路径为“主管 → 总经理”
- 流程顺利进入双人审批阶段
通过测试验证,流程逻辑完全符合预期设定。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以下关键技能:
- 如何在钉钉宜搭中使用简易流程设计器;
- 如何配置分支节点与条件判断;
- 如何设置多级审批人及审批策略;
- 如何配置审批动作增强流程交互性;
- 如何通过模拟测试验证流程逻辑。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请假申请案例中的数据使用技巧,包括数据联动、字段赋值、接口调用等内容,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钉钉低代码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