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链表的头节点 head
,每 k
个节点一组进行翻转,请你返回修改后的链表。
k
是一个正整数,它的值小于或等于链表的长度。如果节点总数不是 k
的整数倍,那么请将最后剩余的节点保持原有顺序。
你不能只是单纯的改变节点内部的值,而是需要实际进行节点交换。
示例 1:
输入:head = [1,2,3,4,5], k = 2 输出:[2,1,4,3,5]
示例 2:
输入:head = [1,2,3,4,5], k = 3 输出:[3,2,1,4,5]
提示:
- 链表中的节点数目为
n
1 <= k <= n <= 5000
0 <= Node.val <= 1000
进阶:你可以设计一个只用 O(1)
额外内存空间的算法解决此问题吗?
题解:
方法一:模拟
思路与算法
本题的目标非常清晰易懂,不涉及复杂的算法,但是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细节比较多,容易写出冗长的代码。主要考查面试者设计的能力。
我们需要把链表节点按照 k 个一组分组,所以可以使用一个指针 head 依次指向每组的头节点。这个指针每次向前移动 k 步,直至链表结尾。对于每个分组,我们先判断它的长度是否大于等于 k。若是,我们就翻转这部分链表,否则不需要翻转。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翻转一个分组内的子链表。翻转一个链表并不难,过程可以参考「206. 反转链表」。但是对于一个子链表,除了翻转其本身之外,还需要将子链表的头部与上一个子链表连接,以及子链表的尾部与下一个子链表连接。如下图所示:
因此,在翻转子链表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子链表头节点 head,还需要有 head 的上一个节点 pre,以便翻转完后把子链表再接回 pre。
但是对于第一个子链表,它的头节点 head 前面是没有节点 pre 的。太麻烦了!难道只能特判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条件,我们就创造条件;没有节点,我们就创建一个节点。我们新建一个节点,把它接到链表的头部,让它作为 pre 的初始值,这样 head 前面就有了一个节点,我们就可以避开链表头部的边界条件。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下面我们会看到。
反复移动指针 head 与 pre,对 head 所指向的子链表进行翻转,直到结尾,我们就得到了答案。下面我们该返回函数值了。
有的同学可能发现这又是一件麻烦事:链表翻转之后,链表的头节点发生了变化,那么应该返回哪个节点呢?照理来说,前 k 个节点翻转之后,链表的头节点应该是第 k 个节点。那么要在遍历过程中记录第 k 个节点吗?但是如果链表里面没有 k 个节点,答案又还是原来的头节点。我们又多了一大堆循环和判断要写,太崩溃了!
等等!还记得我们创建了节点 pre 吗?这个节点一开始被连接到了头节点的前面,而无论之后链表有没有翻转,它的 next 指针都会指向正确的头节点。那么我们只要返回它的下一个节点就好了。至此,问题解决。
/**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struct ListNode {
* int val;
* ListNode *next;
* ListNode() : val(0), next(nullptr) {}
* ListNode(int x) : val(x), next(nullptr) {}
* ListNode(int x, ListNode *next) : val(x), next(next)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verseKGroup(ListNode* head, int k) {
if(head == nullptr || k == 1)
{
return head;
}
ListNode * tail = head,*t;
for(int i = 1; i< k;i++)
{
tail = tail -> next;
if(!tail)
{
return head;
}
}
tail -> next = reverseKGroup(tail -> next,k);
while(head != tail)
{
ListNode *p = head -> next;
head -> next = tail -> next;
tail -> next = head;
head = p;
}
return hea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