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Forum增材制造前沿论坛第1期:
超材料增材制造与设计
活动背景
“AMForum增材制造前沿论坛”是由Additive Manufacturing Frontiers(AMF)期刊发起的学术交流活动,旨在通过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开展系列化学术交流与研讨,传播学界与业界关注的最新科研成果,助力增材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
论坛的首期线上活动以AMF期刊2025年第1期出版的“超材料增材制造与设计” 特邀专栏为依托,邀请论文的优秀作者代表相约云端,共同探讨超材料增材制造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直播简介
主持人:
宋波,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教育部联合基金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4D打印和特种制造技术”主题组专家;担任14个期刊的编委或客座主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等项目15项;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累计在Materials Today、Acta Materialia等期刊发表论文122篇(近5年一作/通讯57篇),SCI他引3869次,ESI高被引5篇,单篇SCI他引最高432次,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材学部专栏报道;以第一获奖人分别获2022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22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021中国有色金属十大科技进展;入选2019年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2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美国斯坦福大学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开场嘉宾:
李涤尘,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包括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生物制造技术、增材制造(3D打印)应用技术等。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0年),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首届“中国好设计”金奖(2015年),首届“创新争先”奖(2017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400余篇论文。
报告时间: 19:30-19:40
报告嘉宾:
林开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博导,长期从事面向激光增材制造的仿生多功能结构设计,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成形机理及工艺调控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报告题目:承载隔热多功能结构的仿生设计及激光增材制造
报告时间:19:40-20:10
报告摘要:
针对高超音速飞行器对承载隔热多功能结构的需求,设计并利用增材制造成形了仿生多层级承载隔热多功能构件结构,揭示了“仿生结构-增材成形性-隔热/承载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
报告嘉宾:
苗恺,西安交通大学副研究员,从事航空/航天复杂构件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类国家级项目及课题共7项,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973、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授权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专著1部,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担任Additive Manufacturing Frontier期刊首届青年编委。
报告题目:高吸能仿生双层抗冲击结构的可控吸能设计与3D打印
报告时间:20:10-20:40
报告摘要:
本研究受啄木鸟头部微观结构的启发,提出了一种针对限域空间内高效、可控吸能的仿生双层抗冲击结构设计与增材制造实现方法,并验证了该结构能量吸收的有效性。
报告嘉宾:
龚愉,重庆大学,主要从事增材点阵结构、复合材料力学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航空航天院所项目多项。以一作/通讯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入选第六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大学弘深优秀学者培育计划,“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获评重庆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小米青年学者。兼任中国复合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和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技术分会青年委员,以及《Additive Manufacturing Frontiers》《应用力学学报》《材料工程》《航空材料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
报告题目:3D打印仿生点阵结构设计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报告时间:20:40-21:10
报告摘要:
3D打印仿生结构是材料学、工程学、拓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热门研究方向,如何从仿生设计中获取最有效的结构构型、如何让设计有效规避3D打印工艺局限,以及切实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本报告主要汇报近年来课题组在3D打印仿生结构方面所开展的一些工作。
报告嘉宾:
张磊,南昌大学特聘教授,博导,人社部香江学者/江西省赣鄱英才,研究力学/功能超材料设计及其激光增材制造。主持国自然青基、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7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主编中、英文专著共2部。
报告题目:激光增材制造晶格超材料结构
报告时间:21:10-21:40
报告摘要:
构件多服役于苛刻环境,从需要轻量、承载的力学结构设计发展到多物理场耦合的功能结构设计。传统材料性能很多时候已达到服役极限,利用人工设计或仿生的微尺度超材料结构胞元,可实现构件性能大幅提升且兼具功能属性。
观看方式
欢迎转发
千人行业专家交流Q群:248112776
延伸阅读:
1.300美金3D打印“手搓”机器人,助力华人学者发表最新Nature!
2.复志科技国际化应用案例:3D打印助力轻量化、高集成度及快速设计迭代
4.三帝科技成功中标一汽铸造自动化改造项目,助力打造汽车3D打印数字化生产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