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Linux 系统中,进程和线程是两种重要的并发执行单元。本文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区别、使用场景、以及多线程编程中的关键API和示例代码。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进程
- 进程是程序运行的一个实例,承担分配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
- 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不会影响其他进程。
- 进程的创建和切换消耗较多资源。
线程
-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路径,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
- 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但每个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
- 线程的创建和切换开销较小。
- 如果一个线程崩溃,会导致整个进程崩溃。
使用线程的理由
- 节省资源:创建进程需要分配独立的地址空间,建立多个数据表来维护其代码段、数据段和堆栈段,这种方式十分昂贵。线程共享同一进程的地址空间和大部分数据,启动一个线程比启动一个进程要快很多。一个进程的开销大约是一个线程的30倍。
- 方便的通信机制:不同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递需要通过通信机制,如管道、信号等,这种方式耗时且复杂。而线程共享进程的数据空间,数据共享非常方便和快捷,但需要注意数据同步的问题。
多线程开发及API
多线程开发主要包含三点:线程、互斥锁、条件变量。以下是具体的操作和API介绍:
线程操作
线程的创建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restrict tidp, const pthread_attr_t *restrict attr, void *(*start_rtn)(void *), void *restrict arg);
// 返回:若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错误编号
线程的获取和比较
#include <pthread.h>
pthread_t pthread_self(void);
线程的等待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rval_ptr);
// 参数:
// pthread_t thread:等待的线程
// void **rval:线程退出状态的收回,NULL表示不收回
线程的退出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exit(void *rval_ptr);
线程的创建、退出、等待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void *func1(void *arg)
{
static int ret = 10;
printf("t1:%ld thread is created\n", (unsigned long)pthread_self());
printf("t1: parameter is %d\n", *((int *)arg));
pthread_exit((void*)&ret); // 线程退出
}
int main()
{
int ret;
int param = 100;
int *pret = NULL;
pthread_t t1;
ret = pthread_create(&t1, NULL, func1, (void*)¶m); // 创建线程
if(ret == 0){
printf("main: create t1 success\n");
}
printf("main: %ld\n", (unsigned long)pthread_self()); // 获取线程ID
pthread_join(t1, (void**)&pret); // 等待线程退出
printf("main: t1 quit with %d\n", *pret);
return 0;
}
传入一个结构体的线程创建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data
{
int a;
char *s;
};
void *func1(void *arg)
{
static char *x = "t1 run out";
struct data *temp;
temp = (struct data*)arg;
printf("t1:%ld pthread is created\n", (unsigned long)pthread_self());
printf("t1: %d\n", tem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