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4网络层①

协议 与其他协议的关系 核心作用

IPv4 协议

网络层基础协议

互联网的核心

定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IP数据报,也就是IP分组

定义 32 位地址

实现 IPv4 网络中数据报传输、寻址

IPv6 协议

网络层基础协议

IPv4 的升级替代

定义 128 位地址

优化首部格式

支持 IPv6 网络数据传输、寻址

ARP 协议

网络层辅助协议

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之间的 “桥梁” 协议

IP地址↔️MAC地址

与 IPv4 协议紧密配套 用于查询IPv4 网络中的<主机IP地址,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DHCP 协议

应用层协议

与 IPv4 协议紧密配套 为网络层参数(如 IP 地址)提供初始化配置。

ICMP 协议

网络层辅助协议

与 IPv4 协议紧密配套 网络层实体之间相互通知“异常事件”

为了解决“IP地址耗尽”问题,有三种措施:

①CIDR(延长IPv4使用寿命)

②NAT(延长IPv4使用寿命)

③IPv6(从根本上解决IP地址耗尽问题)

IPv6 在考研中考查频率较低,但需掌握基础概念以防冷门考点,重点结合数据报格式和与 IPv4 的对比记忆。


注意区分MAC帧,MAC地址(在MAC帧首部中);IP协议,IP分组,IP地址(在IP分组首部中);ARP协议,ARP分组这几个概念。  

1.IPv4协议🦊

1.1.IPv4分组

先探讨IP协议当中定义的最重要的数据结构——IP分组。

🦉第一行:如何计算数据部分占多少字节。

🦉第二行:如何分片

🦊练习题 

 计算每个分片最大数据部分长度:因为MTU = 800B,首部20B,数据部分长度为800 - 20=780B?不对,分片偏移单位是8 B,为保证除最后一个分片外,其他分片数据部分是8 B整数倍(易错点,数据部分长度为776B,而不是780B,找最大的 8 的倍数小于等于 780,所以数据部分长度为776B

计算分片数量:原 IP 数据报总长度 1580B,首部 20B,所以数据部分是1580 - 20 = 1560B1560\div776\approx2.01,所以需要分 3 片 。

分析第 2 个分片:第 1 个分片数据部分 776B,总长度776 + 20 = 796B;第 2 个分片数据部分也是 776B(因为要尽可能大且满足 8 字节倍数 ),总长度776 + 20 = 796B,且因为不是最后一个分片,所以MF = 1

结论 所以第 2 个分片的总长度字段是 796,MF 标志位是 1,答案选 B 。


🦉第三行

1.2.IPv4地址:最初的方案(1981)

维度 IP 地址 MAC 地址
性质 逻辑地址(软件层面) 物理地址(硬件层面)
作用范围 跨网络通信(如互联网) 局域网内直接通信
协议层

网络层及网络层之上使用的地址

分层式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地址

平面式

位置 IP数据报的首部 MAC帧的首部
格式

IPv4:由 32 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 192.168.1.1)。

IPv6:由 128 位二进制数组成,以十六进制表示(如 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由 12 位十六进制数组成,通常以冒号或连字符分隔(如 00:1A:2B:3C:4D:5E 或 00-1A-2B-3C-4D-5E)。
打比方

像 “城市 + 街道 + 门牌号”(逻辑定位)

作用:告诉你 “快递要送到哪个城市的哪个区域”,是一种逻辑上的位置标识,用于跨区域(跨网络)寻址。

特点:①可变动,比如你搬家到另一个城市,收件地址(IP 地址)就会变化,但你本人(设备)还是同一个。②分层结构:类似 “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 100 号”,IP 地址也有 “网络部分 + 主机部分” 的分层结构(如 192.168.1.100 中,192.168.1 是网络号,100 是主机号)。

场景:你用手机访问抖音时,手机的 IP 地址告诉抖音服务器 “我在某个城市的某个网络里”,服务器通过 IP 地址找到你所在的网络区域。

像 “身份证号码”(物理唯一标识)

作用:告诉你 “快递最终要交给哪个具体的人”,是设备网卡的物理唯一标识,用于局域网内精准识别设备。

特点:①终身固定:就像身份证号伴随你一生,MAC 地址在设备出厂时就刻在网卡芯片里,理论上不会改变(除非人为修改)。②无逻辑结构:MAC 地址(如 00:1A:2B:3C:4D:5E)只是一串无规则的编号,不包含位置信息。

场景:你家路由器收到一个快递(数据帧),需要发给你手机时,会先看快递单上的 MAC 地址(手机网卡的物理地址),直接把数据 “递” 给对应的手机,不会搞错给隔壁邻居的电脑。

假设你从北京寄快递到上海的朋友家:

跨城市运输(跨网络通信)

你在快递单上写清楚IP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 XX 路 XX 号(逻辑位置)。

快递公司根据这个地址,通过公路、铁路等运输网络(路由器),把快递从北京分拣到上海的某个快递站点(目标网络)。

最后一公里配送(局域网内通信)

快递站点的工作人员需要找到具体收件人,这时查看快递单上的MAC 地址:张三(身份证号 123456...)。

通过身份证号(MAC 地址)精准定位到张三本人,把快递交到他手里(数据帧通过 MAC 地址直达设备)。


练习图 


在这个方案中,一台主机需要配置:IP地址,默认网关

只有网络号相同的两个IP地址才归属于同一个网络。

1.2.1.地址分类

时代背景:IPv4协议是1981年发明的,当时只有政府、学校、军队等大机构会使用互联网。完全没有预料到互联网用户会迎来爆炸性增长。因此IPv4协议中,地址位数仅设计了32bit(2^{32}\approx 42亿)。IP地址资源由ICANN(互联网名字和数字分配机构)进行分配(有偿租用)这个机构对有限的IP地址进行了ABCDE这样的五种分类。

可以按照图中‘0’,‘10’,‘110’,‘1110’,‘1111’ 

1.2.2.分组转发 

IP数据报又叫IP分组,所以这一系列操作叫分组转发。 


假设:某学校申请了一个B类地址段 166.1.x.x,某公司申请了一个C类地址段200.1.1.x。

学校路由器如果收到一个IP分组,就会检查IP分组首部的这个目的地址。从这个目的地址当中拆分出网络号。

然后用目的地址的网络号和自己的这个转发表进行对比,如果一个IP分组的目的网络号的前16个比特能够和166.1.能够匹配上,说明这个IP分组是要发给166.1.这个网络内部的某一个节点的,那么就会把这个IP分组从B2这个接口转发。 


数据报发送到相同网络H1⇒H6

数据报发送到不同网络H1⇒H7

IP数据报内部的原地址和目的地址一直都没变。

IP数据报封装成帧之后,MAC帧的MAC地址在整个转化过程当中是一直在变化的。变一次网络改一次MAC地址。

 数据报发送到互联网上H1⇒Internet的另一个节点


 

1.2.3.一些特殊用途的IP地址

这些特殊地址不能指派给网络中的任何一台主机或路由器“私用”。

(Y表示非全0或非全1的任何数)

网络号 主机号 作为分组源地址? 作为分组目的地址? 代表的含义
Y 00……00

表示整个网络本身

(只能用于路由表、转发表)

Y 11……11 向网络号为Y的网络广播IP分组

以上两行说明,如果一个网络中,主机号占N bit,那么这个网络中,最多支持2^N-2台主机或路由器。

网络号 主机号 作为分组源地址? 作为分组目的地址? 代表的含义
00……00 Y 表示本网络中主机号为Y的主机
网络号 主机号 作为分组源地址? 作为分组目的地址? 代表的含义
00……00 00……00

本网络上的本主机

(会在DHCP协议中使用)

11……11 11……11

本网络(局域网)广播IP分组

(路由器收到这个分组会将其丢弃)

以上两种IP地址可能会配合使用。  

第一行的全0的IP地址通常是用于一个主机刚开始接入网络的时候。

一台主机刚开始接入网络的时候没有IP地址,为了让自己拥有一个IP地址,这台主机需要广播一个DHCP报文来让自己获得一个IP地址,这个报文的源地址就只能先写成00……00,目的地址写成11……11。把这个DHCP报文封装成一个IP数据报,那么这个IP数据报就会被广播到整个网络当中的每一个节点。在一个内部网络当中,通常会有一个专用的这个DHCP服务器(一台特殊的主机),专门负责给各个节点分配IP地址。DHCP服务器收到这个DHCP报文之后,就会给申请IP地址的这个主机返回另一个DHCP报文,包含分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