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H-PEG-NHS 使用说明
一、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羧基-聚乙二醇-NHS酯
-
英文名称:Carboxyl-PEG-NHS
-
分子结构:HOOC-PEG-NHS(分子一端为羧基,另一端为NHS酯)
-
常见分子量:1kDa、2kDa、3.4kDa、5kDa、10kDa 等
-
外观:白色至浅黄色粉末或蜡状固体
-
溶解性:溶于DMSO、DMF、无水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也可短暂溶于中性缓冲液
-
储存条件:–20°C 冷藏干燥,密封避光保存,防止水解
二、结构与功能特点
COOH-PEG-NHS 是一种末端异功能聚乙二醇衍生物,具有两个不同的反应位点:
-
NHS酯端(N-Hydroxysuccinimide ester):
-
对伯胺(–NH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反应活性;
-
可在温和条件下形成稳定的酰胺键;
-
易水解,需新鲜现用。
-
-
羧基端(–COOH):
-
可用于与其他官能团(如胺、羟基、氨基酸等)进一步偶联;
-
可与氨基或通过EDC/NHS体系再次活化连接到载体、蛋白或表面。
-
-
PEG主链:
-
提供良好的亲水性与柔性;
-
可显著降低蛋白吸附、减少免疫原性;
-
改善药物或生物分子的溶解性和循环时间。
-
三、典型用途
1. 生物偶联与修饰
COOH-PEG-NHS广泛应用于将PEG修饰到蛋白质、肽、多肽、抗体、核酸及小分子药物上,以增加其稳定性、生物兼容性和半衰期。
-
PEGylation:NHS端与蛋白或多肽链上的伯胺反应,实现PEG化修饰;
-
双端偶联:羧基端可再进行EDC活化,与其他功能分子连接;
-
靶向递药:作为桥梁连接药物载体与识别单元(如抗体或糖类);
-
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用于纳米粒子、量子点或磁珠表面的PEG修饰。
2. 水凝胶与组织工程
-
NHS-PEG-COOH可作为交联剂,引入至天然或合成高分子中;
-
羧基末端用于后续功能基团连接(如巯基、叠氮、荧光探针等)。
四、使用方法
1. 溶液配置
-
使用前请确保产品干燥密封保存;
-
溶解于无水DMSO、DMF或中性PBS缓冲液中;
-
推荐浓度:1–10 mg/mL,需根据目标物的反应位点数量调整比例;
-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水中或pH<6的酸性环境,NHS酯易水解。
2. 反应条件
-
*佳pH值:7.0–8.5(碱性促进酰胺键形成);
-
反应温度:室温至37°C;
-
反应时间:30分钟至2小时,视反应体系和反应物浓度而定;
-
摩尔比建议:COOH-PEG-NHS:胺类 = 1.2~2:1(过量可提高效率);
反应过程中,可采用Tris或HEPES等非胺类缓冲体系,避免竞争反应。
3. 终止与纯化
-
反应完成后,可加入醇胺等终止剂封闭未反应的NHS酯;
-
通过透析、离心超滤或色谱(如SEC、HPLC)去除游离PEG或副产物。
五、注意事项
-
NHS酯易水解,开封后应尽快使用;反应前现配溶液,避免反复冻融;
-
使用过程中应避光、避热,防止分解;
-
使用前建议进行小规模预实验,以确定合适浓度与反应时间;
-
NHS端对所有伯胺(包括缓冲液中)都有反应活性,务必选择合适的无胺缓冲液;
-
反应完成后建议立刻纯化,避免交联或副反应影响产物活性。
六、实例应用举例
示例1:蛋白质PEG化
-
将COOH-PEG-NHS溶于PBS缓冲液;
-
加入目标蛋白溶液(如BSA、IgG等),按摩尔比1.5–3:1加入;
-
室温反应1小时;
-
透析去除游离PEG,即得PEG修饰蛋白。
示例2:制备PEG-交联水凝胶
-
将COOH-PEG-NHS与胺类交联剂(如明胶、Lys-多肽)混合;
-
快速搅拌反应,控制凝胶时间;
-
用于三维细胞培养基质或药物控释系统。
七、保存与稳定性
-
建议分装保存,避免反复开封吸潮;
-
–20°C冷藏避光可保存12个月;
-
避免与水或潮湿空气接触,长期放置可能NHS酯水解失活;
-
使用前可检测NHS端是否仍具有活性(如TNBS法检测伯胺反应程度)。
-
以上资料由小编zhn提供,仅用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