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通门传感器的核心缺陷:磁敏感性的局限
磁通门传感器作为磁性定向短节的核心,其工作原理完全依赖地磁场。这导致其在井下复杂环境中存在不可克服的技术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磁干扰下数据失真
当磁通门传感器处于套管、油管、钻杆等由铁磁性材料构成的井段时,这些材料会严重畸变周围的地磁场分布。由于无法区分真实地磁场与畸变磁场,导致方位角测量结果失真甚至完全错误。
在强磁矿区、邻井电磁作业等存在强人工磁场的井段中,外部磁场会影响地磁场信号。磁通门传感器因缺乏抗磁干扰能力,无法保证测量精度,测量数据不可信。
2.小井斜段应用盲区
磁通门定向需要依赖地磁场的水平分量计算方位角。当井斜角较小时(接近垂直井段,一般指<5°情况下),地磁场水平分量急剧减弱至接近零。在此类小井斜角井段,传统磁通门测斜仪无法输出有效的方位角。这是由其测量原理决定的固有缺陷,无法通过传感器优化解决。
二、ER-Gyro-19的抗磁干扰优势
ER-Gyro-19作为能够原位替代磁通门的MEMS定向短节,通过技术革新与硬件设计,彻底克服了磁通门定向短节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1. 原理革命:彻底摆脱磁场依赖
采用基于地球自转角速度感应的三轴高精度MEMS陀螺仪作为核心传感器,通过感知地球自转角速度矢量,不依赖任何外部磁场即可自主建立真北方位基准,使ER-Gyro-19完全不受套管、油管、钻杆等铁磁材料及强磁矿区、邻井电磁场等任何磁干扰影响,从根本上解决磁敏感性问题。
2. 攻克小井斜测量盲区
在小角度井斜条件下(<5°),可正常输出方位角与工具面角,方位角输出精度保持在3°以内(该精度不受井斜角减小影响)。
3. 动态性能与环境可靠性
采用全固态MEMS结构,内置内台体,具备卓越的抗冲击与抗震动能力。
在大的随机震动工况(如随钻场景)下,通过融合三轴陀螺仪与三轴加速度计数据,能实时进行方位角、井斜角、工具面角的高精度跟踪与保持测量。
三、原位替代磁通门定向短节
ER-Gyro-19采用与磁通门定向短节兼容的电气接口和机械结构,无需修改探管或测井设备的硬件架构,安装简单,改造成本低。综合上述优势,ER-Gyro-19显然比磁通门定向短节更适用于强磁环境作业,是替换磁通门,实现无视磁干扰的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