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派项目:从数据记录到图像传感的综合实践
1. 数据记录与项目整合
1.1 代码与数据存储
在测试代码时,可以将发送者和接收者的电子邮件地址设置为相同。每天的数据会存储在以日期命名的 .csv
文件中,这样每次打开树莓派(RasPi)时,就能直接获取包含 .csv
文件的整个信息文件夹。
1.2 硬件部署与网络连接
完成代码编写后,可将传感器站与树莓派一起放入密封容器,并将其固定在家庭路由器附近。通过以太网电缆将路由器与树莓派直接相连,以获取网络连接。若计算机与树莓派处于同一网络,可通过 ping
树莓派的 IP 地址来检查其是否成功连接到路由器和网络。
1.3 项目整合
接下来要将 Google 电子表格项目与电子邮件通知项目进行整合。具体操作是合理安排向 Google 电子表格发送数据、本地记录数据以及发送电子邮件的事件。甚至在发送每日总结时,还可以尝试附加 .csv
文件。通过在家庭不同角落添加多个传感器和树莓派板,可以获取更多数据和警报。
1.4 远程安装注意事项
若要在远程位置安装树莓派,需将 Python 脚本添加到 crontab
中,以便树莓派重启后能继续记录数据。
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代码命名问题
在代码中,不要将变量名或函数名声明为与 Python 数据类型或预构建函数相同的名称。例如,将函数命名为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