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池——核心线程数设置依据

线程池的核心线程数设置应基于性能和业务需求,通常通过估算平均流量来确定。最大线程数应确保性能最优,不常超过核心线程数。IO密集型和CPU密集型任务有不同的设置依据。利用Little's Law,线程数可由请求到达率和平均请求处理时间计算。《Java并发编程实战》建议线程池大小与处理器利用率成比例,以避免上下文切换开销和资源浪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根据线程数设置依据

最大线程数:原则上就是性能最高线程数,因为此时性能已经是最高,再设置比他大的线程数反而性能变低。极端情况下才会使用到最大线程数,正常情况下不应频繁出现超过核心线程数的创建。

核心线程数:基于性能考虑,及其他业务处理的最优效率考虑,估算平时的流量需要的线程数,设置核心线程数

阻塞队列:估算最大流量,设置阻塞队列长度

注意:需要通过压力测试来进行微调,只有经过压测的检验,才能最终保证的配置大小是准确的。

一般情况设置依据

CPU密集型:

核心线程数 = CPU核数 + 1

IO密集型:

核心线程数 = CPU核数 * 2

核心线程数 = CPU核数 / (1-阻塞系数)

博主认为,这种情况设置依据仅作初步设置依据,盲目性大。

Little's Law(利特尔法则)

定义:一个系统请求数等于请求的到达率与平均每个单独请求花费的时间之乘积

举例:假设服务器单核的,对应业务需要保证请求量(QPS):10 ,真正处理一个请求需要 1 秒,那么服务器每个时刻都有 10 个请求在处理,即需要 10 个线程

公式:

线程池大小 = ((线程 IO time + 线程 CPU time )/  线程 CPU time )*  CPU数目

举例:假设服务器4核,平均IO时间为400ms,cpu处理时间为100ms, 线程应设置为20

结论

《Java并发编程实战》一书中,Br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益朋

看官老爷们的打赏是我前进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