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子网划分实验报告

该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使用CIDR技术进行IP地址规划,配置静态路由以实现跨子网通信的过程。通过PacketTracer模拟网络环境,配置RIPv2动态路由协议,加深了对网络环境、设备和协议交互的理解。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子网的主机能正常通信,加深了对子网划分和路由配置的实践认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利用CIDR技术规划分配IP地址的基本方法,以及网络参数的配置;

2)熟悉静态路由协议的设置过程;

3)熟悉RIPv2协议的配置和运行过程。

4)掌握使用PacketTracer模拟网络场景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网络环境、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交互过程等方面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

1)运行Windows 2008 Server/XP/7操作系统的PC一台。

2)下载CISCO公司提供的PacketTracer版本5.3.0。

三、程序设计流程图(或实验原理)

RIP动态路由协议采用自适应路由算法,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而重新计算机最佳路由。RIP协议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域内选路协议,其全称是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采用Bellman-Ford算法。

四、实验内容(或实验步骤)

  1. 使用PacketTracer模拟器规划网络拓扑

 

2、利用CIDR技术划分IP地址块

完成拓扑规划后,下一步工作即如何为每个校区划分IP地址块,以满足各个校区的接入设备数量要求。由于总部为学校分配的IP地址块26.28.0.0/16,其网络前缀为16bit,因此后面可变的主机地址位数为32-16=16bit,总的可用地址数量为,因此地址数量能够满足学校总的地址需求。每个校区网络接入设备约4000台,,因此每个校区需要的主机地址位数为12bit。

此外,不同校区的接入路由器互联也需要划分一个子网空间,因此,一种可行的IP地址划分机制如表3-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地址空间划分方式并不唯一,只要能够满足接入主机数目要求的划分机制均可。

校区

地址区间前缀

IP地址数目

子网掩码

岔路口校区

26.28.0.0/20

4096

255.255.240.0

岔路口—标营

26.28.16.0/20

4096

255.255.240.0

标营校区

26.28.32.0/20

4096

255.255.240.0

标营—中心

26.28.48.0/20

4096

255.255.240.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