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有对OSPF单区域的理解,这篇讲的是多区域的理解
为什么要分成多区域划分因为单区域存在问题
LSDB 庞大,占用内存大,SPF计算开销大。
– LSA洪泛范围大,拓扑变化影响范围大。
– 路由不能被汇总,路由表庞大,查找路由开销大
多区域基本概念
区域分类
• OSPF多区域基本结构
– 骨干区域:Area 0,OSPF的Area 0必须是连续的,不能被分割。
– 非骨干区域:必须和Area 0直接相连,非骨干区域之间不能直接交
换路由信息,必须通过Area 0。
所以一般来说区域之间的交流是非骨干区域想要与外界交流需要将自己的数据包发送给骨干区域,由骨干区域发送五类的包与其他区域进行交流
LSDB
OSPF多区域链路状态数据库
–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LSDB,SPF计算独立运行。
– LSA洪泛和LSDB同步只在区域内进行。
ABR是连接一个区域内不同网段中间的路由器
ASBR是连接不同区域之间的核心路由器
LSA类型有六种,这是在同区域内和不同区域内要用到的LSA 协议。

为了使得路由表看着更加简洁清楚我们需要将OSPF区域的路由进行汇总,这个汇总就是通过子网掩码来分哪些网段可以更好的汇总为一个。

• 特殊区域: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区域,如Stub、NSSA区域。
(在我看来特殊区域不是指与外界断开联系,而是减少LSA的数量,降低网络负载)
STUB区域也叫末梢区域,在这个区域里面允许1 2 3类的LSA 经过,而不允许4 5类的LSA经过

NSSA区域通过7类的LSA与外界进行交流,但是七类在外界不能使用。因此七类在特殊区域的ABR转化为五类洪泛到骨干区域。
完全NSSA区域是不允许345类拒绝所有外部的LSA 只允许在内部流动的12类和唯一与外界交流的7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