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和后端代码部署及路由配置

文章讲述了在前后端分离的项目中,前端如何区分获取静态文件和接口数据。前端项目通过打包构建生成的dist文件部署到阿里云OSS,后端项目部署到K8s集群。通过路径区分,如/ST-ui对应静态文件,/ST对应后端服务,Nginx配置用于路径转发,实现域名解析后的资源定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引言

目前的后台系统都是前后端分离的项目,前端开发者关注页面的编排、后端开发者专注于API逻辑开发。

开发流程为:各自开发后好,后端服务先部署到云端,前端在本地进行接口调试,调试好后发布到服务器。

两者都部署后,在前端获取到的数据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开发的静态文件、其二是后端服务数据

那前端在调用的时候是如何去区分是拿静态文件还是接口数据呢?

2. 项目部署和路由配置
2.1 前端项目部署

对于前端的源码需要进行打包和构建,形成dist文件,然后推送到存储平台,比如阿里云的OSS。

阿里云对象存储 OSS(Object Storage Service)是一款海量、安全、低成本、高可靠的云存储服务

运行如下命令进行node.js源码打包

npm install && npm build

流程图:

前端源码打包并推送到OSS

2.2 后端项目部署

如下图所述,在之前的文章进行了介绍,后端项目部署到了k8s服务集群中,需要经历打包和运行部署。

后端程序部署流程图

2.3 路由配置

为了区分静态文件和后端服务,在访问的路径进行了区分,前端的静态页面可以根据业务名+ui,后端服务就叫业务名,比如前端ST-ui,后端ST。

解下来介绍一下前端访问的链路:

相关路由配置

如图所示,当前端使用域名访问路径时(该域名可在阿里云上申请),阿里云进行域名解析,接着转发到具体的服务器。在具体服务器再次做了转发,经过端口80监听找到nginx配置,最后针对具体路径进行了配置:/ST-ui转发到OSS获取静态文件、/ST转发到k8s集群的ingress。

# 查找80端口被那些服务监听
netstat -lnpt |grep 80
3. 小结

如上介绍了前后端部署的方式,并且也介绍了转发配置,实现路径匹配获取不同的资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