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g of features 算法原理

本文详细解析了Bag of Features(BoF)算法,从图像SIFT特征提取开始,讲解了如何构建视觉词汇表,使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并量化图像,以及构建倒排表实现高效检索。深入理解了K-means聚类原理和在图像检索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Bag of features,简称Bof,中文翻译为“词袋”,是一种用于图像或视频检索的技术。而检索就要进行比对。两幅不同的图像如何比对,比对什么,这就需要提炼出每幅图像中精练的东西出来进行比较。

一、Bag of features算法基础流程
1、收集图片,对图像进行sift特征提取。

2、从每类图像中提取视觉词汇,将所有的视觉词汇集合在一起。
3、利用K-Means算法构造单词表。
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样本间相似性度量的间接聚类方法,此算法以K为参数,把N个对象分为K个簇,以使簇内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簇间相似度较低。SIFT提取的视觉词汇向量之间根据距离的远近,可以利用K-Means算法将词义相近的词汇合并,作为单词表中的基础词汇,假定我们将K设为3,那么单词表的构造过程如下:

4、针对输入的特征集,根据视觉词典进行量化,把输入图像转化成视觉单词的频率直方图(统计直方图)。

5、构造特征到图像的倒排表,通过倒排表快速索引相关图像。
6、根据索引结果进行直方图匹配。

补充:K-means算法
K-means算法简介
k-means算法是一种聚类算法,所谓聚类,即根据相似性原则,将具有较高相似度的数据对象划分至同一类簇,将具有较高相异度的数据对象划分至不同类簇。聚类与分类最大的区别在于,聚类过程为无监督过程,即待处理数据对象没有任何先验知识,而分类过程为有监督过程,即存在有先验知识的训练数据集。

k-means算法中的k代表类簇个数,means代表类簇内数据对象的均值(这种均值是一种对类簇中心的描述),因此,k-means算法又称为k-均值算法。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以距离作为数据对象间相似性度量的标准,即数据对象间的距离越小,则它们的相似性越高,则它们越有可能在同一个类簇。数据对象间距离的计算有很多种,k-means算法通常采用欧氏距离来计算数据对象间的距离。

K-means算法基本步骤
k-means算法基本步骤

(1)从数据中选择k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2)计算每个聚类对象到聚类中心的距离来划分;

(3)再次计算每个聚类中心;

(4)计算标准测度函数,之道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则停止,否则,继续操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