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和制作各类测试工装,如传感器、芯片、线材、LCD、PCBA测试工装。但是这些工装都是外发制作测试架,测试架回来后自己接线调试。对于简单的工装,可能只用焊接几根线,但是通常都是需要焊接几十根线的。每次接线看着一堆测试针就头大,尤其是比较密的测试点焊线容易短路,一堆线藏在测试架内部,美不美观另说,就是哪天线断了之后排查起来绝对是件麻烦事。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为了寻找答案,我做了一次新的尝试。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客户提出需求要我们帮忙设计一台测试工装,测试的是温湿度模块,因为这个模块上面就只有一颗温湿度芯片GXHTC3,测试点其实就是这个芯片的I2C接口(4个焊点)。
本以为就简单的测试一个模块,拿到图纸才知道是我想多了,客户提供的是4*9的拼版图,也就是说一次性要测36个模块。
于是测试方案在脑海中诞生:
1.一台测试架(外发制作);
2.一块带MCU的测试板板来做数据采集(这里我们选择常用的STM32F103作为主控);
3.GXA548 I2C开关芯片(既然要测试36个通道,再加上几颗I2C通道开关芯片,这样就可以用比较少的I/O实现36个通道I2C数据的采集,毕竟MCU的I/O资源有限。这里的开关芯片选用的是GXA548,它是一款通过 I2C 总线控制的 8 通道双向数据传输开关芯片,可以PIN-PIN替代TCA9548APWR);
4.电脑端上位机软件(用于显示数据)。
等到电路设计一半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一个大问题:这个测试架内部至少要焊144根线(36*4),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焊接好的线会有很粗一把,可能塞进测试架内部都费劲。其实本来还想着用4P插座来代替焊接的,后来发现客户模块焊盘间距近似2.4mm,是个非标的间距,所以只能作罢。
最后我决定尝试一种一直想做又从来没实践过的方法,那就是将测试架上的测试针直接焊到测试板上,这样就可以实现零焊线。
说做就做,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纸,我在测试板上对测试针焊盘做了定位,做出来的测试板PCB效果是这样的
于是将PCB和测试架都发出去打样。
一周之后当我收到PCB和测试架的时候第一时间确认,结果闹了乌龙,倒不是测试针孔位对不上,而是在测试架里面出现了几根定位柱,跟我的板子存在干涉导致板子装不上去。
尴尬了,于是赶紧跟治具厂要到图纸,在PCB上对定位柱所在位置做了避空重新外发打样。
两天后收到了新板子,确认之后定位严丝合缝,装配好之后是这样的
想想那144根焊线,再看看现在的成品,干净整洁,真是赏心悦目。
至此我们就实现了测试板上零焊线的目标,完整的测试架通过USB供电和数据采集,再配合上位机进行显示,这台测试工装就算正式完工了。
总结:
优点:采用测试板直接焊接测试针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工装内部焊线,装配简单、效率高,使工装看起来更加美观整洁,省去了理线的烦恼。
缺点:需要定制测试板,当测试板损坏时更换起来会很麻烦(小概率事件)。
注意事项:
1.测试板必须按照待测试板进行焊盘定位;
2.需跟治具厂沟通结合测试架图纸来设计PCB,避免装配不上去的尴尬;
3.测试板元件尽可能放在方便维修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