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最小系统

最小系统结构

  1. 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
    电容的作用是上电复位,通电电容充放电,给MCU的RST管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使之复位。
    按键时手动复位,电阻的作用是限流。
  2. 晶振电路
    晶振电路
    晶振电路接在单片机左下角的XTL1和XTL2管脚,晶振和两个瓷片电容作用,给单片机周期。
    晶振是单片机的心脏,除了人为的故意的损坏晶振,晶振不起振,否则晶振不容易坏。
  3. 主控芯片(51单片机)
    主控芯片(51单片机)
    尽量加上电源的滤波电容,抵抗尖峰电压和浪涌电流。

AD原理图

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和电源电路共同使单片机工作,是单片机工作的最小系统。
洞洞板最小系统图
关于我在立创eda上画的原理图。
最小系统图
在画原理图时,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影响到以后的AD图片,PCB板样。
PCB样图
PCB制图中要注意封装,还有时刻注意大小,嘉立创的PCB打板很便宜,小件的五元五件。

总结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经验总结,最终做成如下PCB图,注意了封装,还有bom物料表,这次可以直接下单,直接购买元器件。
最小系统原理图第二代
最小系统PCB图2

<think>我们面对的问题:如何在51单片机最小系统上使用嘉立创EDA设计的圆孔充电口?用户意图是了解设计方法和应用步骤。因此,需要检索以下内容:1.嘉立创EDA中如何设计圆孔充电口(通常指DC电源接口)。2.如何将圆孔充电口集成到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上,包括电路连接和布局注意事项。3.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本电路组成,特别是电源部分的设计。经过搜索,我们得到以下信息:1.圆孔充电口(DC电源插座)在嘉立创EDA中的设计方法:-在嘉立创EDA的元件库中搜索合适的DC插座元件,例如常用的DC-005(外径5.5mm,内径2.1mm)插座。-放置元件并正确连接电路:DC插座有三个引脚,分别是中心正极(或负极,取决于型号)、外圈负极(或正极)和一个常闭开关引脚(用于电池供电切换,如果不需要可以悬空)。-在原理图中,通常将DC插座的中心引脚连接到电源正极(VCC),外圈引脚连接到电源负极(GND)。2.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源设计:-51单片机通常工作电压为5V,因此如果使用圆孔充电口供电,需要确保输入电压为5V。如果输入电压高于5V(如9V或12V),则需要使用稳压电路(如7805稳压芯片)将电压降到5V。-最小系统包括:单片机芯片(如STC89C52)、复位电路(电阻和电容)、时钟电路(晶振和两个电容)以及电源电路。3.集成圆孔充电口到最小系统的步骤:-在嘉立创EDA中设计原理图时,将DC插座与稳压电路连接(如果需要降压),然后输出5V到单片机的VCC引脚和GND引脚。-PCB布局时,将DC插座放置在板子边缘,方便插拔。注意走线宽度要足够承载电流,一般电源线建议加粗(如30mil以上)。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回答如下:回答结构:方法一:直接使用5V电源输入(如果充电器输出就是5V)-在嘉立创EDA中,从元件库搜索并放置DC插座(如DC-005)。-将DC插座的中心正极引脚连接到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VCC网络,外圈负极引脚连接到GND网络。-在PCB布局中,将DC插座放置在板边,并确保电源走线足够宽。方法二:使用非5V电源输入(如9V或12V)-在DC插座和单片机最小系统之间增加稳压电路。常用7805三端稳压器,将输入电压降至5V。-原理图连接:DC插座正极接7805的Vin,负极接GND;7805的Vout接VCC网络,GND接GND网络。-注意:在Vin和GND之间以及Vout和GND之间应添加滤波电容(如10μF电解电容和0.1μF陶瓷电容)。方法三:考虑电池切换功能(如果需要)-某些DC插座带有一个常闭开关引脚,当没有插入电源时,该引脚闭合。可以利用这个引脚在外部电源插入时切断电池供电。-将电池正极连接到开关引脚的一个脚,另一个脚连接到稳压电路的输入(或直接连接到系统VCC,如果电池电压合适)。这样,当插入外部电源时,开关断开,电池供电被切断。设计注意事项:-确认DC插座的引脚排列,不同型号可能不同,务必查看元件的数据手册。-电源走线要宽,并尽量缩短,减少干扰和压降。-在电源入口处添加一个极性保护二极管,防止电源反接损坏电路。由于用户问题涉及设计,下面提供嘉立创EDA中设计圆孔充电口和连接电源的示例步骤(不包含代码,但包含电路设计说明)。根据以上思路,生成回答:</think>### 嘉立创EDA圆孔充电口在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应用方法 #### 1. 元件选型与封装设计 在嘉立创EDA中搜索"DC电源插座",选择常用圆孔充电口型号(如DC-005)。确认封装尺寸: - 通孔直径:$d=2.1mm$(中心针) - 外径:$D=5.5mm$ - 引脚间距:标准2.54mm 创建自定义封装时,需在PCB库中精确匹配机械尺寸,引脚焊盘直径建议≥1.5mm。 #### 2. 原理图设计连接 将圆孔充电口接入电源输入电路: - 中心正极引脚 → 稳压芯片Vin端(如AMS1117-5.0) - 外侧负极引脚 → 系统GND网络 - 添加电源反接保护:串联二极管$D_1$(1N4007)于正极路径 - 并联滤波电容:$C_1=100\mu F$电解电容 + $C_2=0.1\mu F$陶瓷电容 #### 3. PCB布局布线规范 - 充电口放置在板边距≥3mm区域 - 电源走线宽度≥40mil(1mm),GND铺铜覆盖 - 关键间距: $$ \text{高压间距} \geq 0.5mm/V \times \text{输入电压} $$ - 添加丝印标注"DC IN 5V"于插座旁 #### 4. 稳压电路设计 采用两级稳压方案: ```plaintext DC输入 → [反接保护] → [10μF滤波] → AMS1117-5.0 → [0.1μF+10μF滤波] → 单片机VCC ``` - 输入电压范围:6-12V DC - 输出精确5V±2%供单片机 #### 5. 安全防护措施 - 在电源入口添加自恢复保险丝(如500mA) - TVS二极管防浪涌(SMAJ5.0A) - 测试点设置:VIN、5V_OUT、GND #### 6. 实装测试流程 1. 万用表测量空载输出电压:$V_{out}=5.0\pm0.1V$ 2. 带载测试:连接51单片机后监测电压波动<±3% 3. 热成像检测稳压芯片温升:$\Delta T \leq 25^{\circ}C$ 4. 插拔寿命测试:≥5000次无接触不良 ### 设计验证要点 - 嘉立创3D预览确认插座与外壳匹配 - DR检查重点: - 电源/地环路阻抗<50mΩ - 高压间距≥安全规范值 - 实际焊接后执行100小时老化测试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