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时间与频率测量
4.1概述
一、频率的测量方法分类如下所示:
二、石英晶体振荡器
影响谐振器频率的主要因素为:
1.温度;2.老化;3.激励电平;4.核辐射及加速度影响
4.2频率与时间的测量原理
一、模拟测量原理
1.直接法:
A.谐振法:原理图如下所示
被测信号经互感M与LC串联谐振回路松耦合,改变可变电容器C,使回路发生串联谐振,因为谐振时回路电流I将会达到最大
Fx=f0=
B.电桥法:利用电桥的平衡条件测得被测角频率
2.比较法:
A.拍频法:把被测信号和标准信号叠加在线性元件上测量频率
B.外差法:混频
C.示波法
二、数字测量原理
A.电容充放电法; B.电子计数器法
1.主门电路
如下图所示:
用大的信号作为门控信号得到小的(与之相与然后保存)
在已知的标准时间内累计未知的待测输入信号的脉冲个数,实现频率测量;在未知的待测的时间间隔内累计已知的标准脉冲个数,实现周期或时间间隔的测量
2.测频(A为被测信号B为晶振——闸门时间)
原理框图如下所示:
工作波形图如下所示:
测量过程:输入信号经过放大整形电路形成计数的窄脉冲,晶振产生高稳定度的时基信号,经过分频作为开门信号,在开门时间内,被测信号通过闸门进入计数器并显示。
闸门时间为采样时间Ts,闸门开启时间为Tc,输入信号频率为fix,则计数值为:N=Tc/Tx
结论:计数值N与闸门时间有关,闸门时间越大,N就越大,分辨力就越高
3.测周(因为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所以只需在测频原理电路中将二者信号对调一下,A为晶振——时标,B为被测信号)
原理图如下所示:
计数值N与时标有关,时标越小,N就越大,分辨力就越高
4.二者的选择(通过中界频率来界定)
中界频率:当直接测频和直接测周的量化误差相等时,就确定了一个测频和测周的分界点,界点频率值称为中界频率
当时应使用测频,当时应使用测周
三、数字时间与频率测量误差分析
1.误差来源:
(1)量化误差(±1误差):由于闸门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与被测信号不同步,在量化过程中有一部分时间零头没有被计算在内——随机误差
(2)触发误差:门控脉冲受到干扰——粗大误差
(3)标准频率误差:晶振引起的误差——系统误差,通常,要求标准频率误差小于测量误差的一个数量级(这样才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