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科目二简答题

教育的概念

  • 广义:教育是一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和影响人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
  • 狭义: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 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 教育的本质属性表现形式:
    • 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教育,人的先天本能不是教育
    • 有目的——以影响和发展人的身心为目的,无目的的偶然影响不是教育
    • 培养人——机械的灌输和错误观念的影响不是教育
  • 辨析:如果影响人的身心活动是无意识无目的的,就不能叫做教育
  • 教育的社会属性:
    • 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
    • 历史性:每个时期的教育特点不同,教育为谁服务不同
    • 相对独立性:每个时代的教育都和以往教育有传承和发展,同时教育也有自身的规律
    • 生产性:教育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 长期性: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教育的基本功能
    • 社会功能: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流动
    • 个体功能:促进个体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
    • 正向功能:有助于社会进本和个体发展
    • 负向功能: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
    • 显性功能:教育活动按照计划执行后出现的预计结果
    • 隐性功能:伴随显性功能出现的有较大隐蔽性的功能

20世纪后教育的基本特点(全名多现身)

  • 全民化:教育面向所有人
  • 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
  • 多元化:教学形式多样化
  • 现代化:教育观念内容等现代化
  • 终身化:教育贯彻始终

教育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 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 影响教育目的和结构
  • 影响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 影响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教育的经济功能)

  •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的基本途径
  •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途径
  •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
  • 教育和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的社会性质

  • 影响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 影响教育宗旨、目的和内容
  • 影响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

  • 维系社会政治稳定
  • 提高社会政治文明水平
  • 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 培养社会政治人才(发挥政治功能的最基本途径)

教育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 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
  • 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 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 文化观念影响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选择提升,传递保存,传播交流,更新创造)

  • 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 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 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 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顺序性:低级到高级,量变到质变,循循渐进
  •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与不同的特征,要有针对性
  • 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速度不平衡,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 互补性:生理和心理之间的互补,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 个别差异性:个体和群体之间不同,因材施教

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生理前提,制约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其阶段
  • 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个人发展提供多种可能
  •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决定因素,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 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学制的确立依据)

  •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 我国的教育方针
  •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关系

  • 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
  • 德育为其他教育提供方向性保证
  • 智育为其他教育提供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 体育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
  • 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
  • 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德智体美的实践基础

课程标准的作用

  •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 是衡量各科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

  •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密切课程内容和生活时代的联系
  •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

  • 对课程的调整
    • 实现九年一贯义务教育
    • 小学主要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以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
    •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小学、初中和高中都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
  • 综合实践活动
    •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国家规定为必修课程
    • 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科学技术教育
    • 是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设置的必修课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CERT333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