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功能图

本文详细介绍了功能图法,一种针对状态转换类问题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状态节点分析、状态转换梳理、状态图绘制、状态迁移树生成和测试用例输出。以客服系统为例,展示了如何应用此方法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状态流转的正确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引言
前面几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因果图、判定表、正交试验等几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于不同条件输入输出的组合进行测试,但在实际需求中,我们也常会遇到需要对被测对象的状态流转进行验证的情况,此时前面几种方法将不再适用,对于这种状态转换类问题,功能图法则可大展身手。

2 概念及原理
2.1 基本概念
功能图:也称状态图法,该方法是一种专门解决动态说明问题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主要由状态迁移图和逻辑功能模型两部分构成。

2.1.1 状态迁移图
用于描述一个特定对象生命期中满足某些条件的所有状态,以及由于各种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状态之间的转移。关于状态迁移图,有如下几点需要注意:

1)一个状态迁移图中包含如下几种状态:

•初态(即初始状态) ——实心圆

•终态(即最终状态) ——一对同心圆(内圆为实心圆)

•中间状态——圆角矩形

2)在一张状态图中只能有一个初态,而终态则可以有0至多个。

3)状态图既可以表示单程生命周期,也可以表示系统循环运行过程。

2.1.2 逻辑功能模型
用于描述静态说明,表示在状态中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2.2 核心思想
功能图法的核心思想在于:抽象出待测系统的若干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转换条件和转换路径,然后从状态迁移路径覆盖的角度设计测试用例。

3 方法步骤
1)分析需求,明确状态节点,具体关注以下几个信息

•存在的状态;

•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

•状态变化的触发条件。

2)梳理不同状态的转换,输出状态-条件表;

3)画出状态迁移图;

•定义初始状态;

•为初始状态增加一次操作改变初始状态,增加新的状态;

•为上一步步产生的新状态增加一次操作,再增加新的状态;

•循环直到没有新状态产生为止。

4)转换为状态迁移树;

结合广度优先遍历+深度优先遍历算法,遍历状态迁移图的每一条路径,得到状态迁移树。

5)从状态迁移树导出测试路径。

状态迁移树中根节点到每个叶子节点的路径即为一条测试用例。

4 举个栗子
场景:针对客服系统事件状态流转过程设计测试用例

1)分析客服事件可能存在的所有状态。

•已创建/待分配

•已分派

•处理中

•已解决

•已关闭

•升级待分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