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经过前面两个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通过代码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为了帮助我们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我们继续学习Java中的逻辑控制语句。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Java中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以及循环结构。
一、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较为简单,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代码编写的顺序一行一行的执行。
System.out.println("aa");
System.out.println("bb");
System.out.println("cc");
//运行结果
//aa
//bb
//cc
如果调整代码的顺序,则运行结果也会发生变化。
System.out.println("cc");
System.out.println("bb");
System.out.println("aa");
//运行结果
//cc
//bb
//aa
二、分支结构
1.if语句
1.1 语法格式1
if(布尔表达式){
//语句
}
如果布尔表达式的结果为true,则执行if中的语句,否则不执行。
举个栗子:编写一段代码,小王考试考到90分以上,奖励看手机。
int score = 95; //假设小王考95
if(score > 90){
System.out.println("玩手机");
}
1.2 语法格式2
if(布尔表达式){
//语句1
}else{
//语句2
}
如果布尔表达式的结果为true,则执行if中的语句1,否则执行else中的语句2。
举个栗子:编写一段代码,小王考试考到90分以上,奖励看手机;考不到,就打屁股。
int score = 95; //假设小王考95
if(score > 90){
System.out.println("玩手机");
}else{
System.out.println("打屁股");
}
1.3 语法格式3
if(布尔表达式1){
//语句1
}else if(布尔表达式2){
//语句2
}else{
//语句3
}
如果表达式1的结果为true,则执行语句1;否则判断表达式2,若表达式2结果为true,则执行语句2;否则执行语句3。
举个栗子:
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某次考试不公开分数,只进行大致分类。分类要求如下:
分数在 [90, 100] 之间的,为优秀
分数在 [80, 90) 之前的,为良好
分数在 [70, 80) 之间的,为中等
分数在 [60, 70) 之间的,为及格
分数在 [0, 60) 之间的,为不及格
否则数据错误
int score = 95;
if(score >= 90 && score <= 100){
System.out.println("优秀");
}else if(score >= 80 && score < 90){
System.out.println("良好");
}else if(score >= 70 && score < 80){
System.out.println("中等");
}else if(score >= 60 && score < 70){
System.out.println("及格");
}else if(score >= 0 && score < 60){
System.out.println("不及格");
}else{
System.out.println("数据错误");
}
注意:
- 在使用if else语句时,注意分号,不要多写。
- 为了代码的可读性更好,应注意书写规范。
- else总是和与之最近的if进行匹配。
1.4 【练习】
(1) 判断数字奇偶
判断一个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可以将这个数用2取余,看取余的结果是否为0。
int n = 10;
if(n % 2 == 0){
System.out.println("n 为偶数");
}else{
System.out.println("n 为奇数");
}
(2) 判断数字正负
判断正负,我们直接用数字与0相比即可。
int n = 10;
if(n > 0){
System.out.println("n 为正数");
}else if(n < 0){
System.out.println("n 为负数");
}else{
System.out.println("n 为0");
}
(3) 判断闰年
闰年的条件是:一: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例如2008是闰年,1900不是闰年) 二: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例如2000年)也是闰年。
对于闰年的判断,先判断是否为整百年;若为整百年,就用400取余判断是否为闰年;否则就用4取余判断是否为闰年。
int year = 2000;
if(year % 100 == 0){
if(year % 400 == 0){
System.out.println("是闰年");
}else{
System.out.println("不是闰年");
}
}else{
if(year % 4 == 0){
System.out.println("是闰年");
}else{
System.out.println("不是闰年");
}
}
if语句可以进行嵌套使用,即if当中嵌套了if。
2.switch语句
语法格式
switch(表达式){
case 常量值1:{
语句1;
[break;]
}
case 常量值2:{
语句2;
[break;]
}
… …
default:{
以上内容都不满足时所执行语句;
[break;]
}
}
执行过程:
1.先计算表达式的值。
2.和case后的常量值进行比较,若能匹配就执行括号中的语句,直至遇到break时结束。
3.若没有与case后的常量值匹配成功,就执行default中的语句。
举个栗子:根据day的值输出星期几。
int day = 1;
switch(day){
case 1:{
System.out.println("星期一");
break;
}
case 2:{
System.out.println("星期二");
break;
}
case 3:{
System.out.println("星期三");
break;
}
case 4:{
System.out.println("星期四");
break;
}
case 5:{
System.out.println("星期五");
break;
}
case 6:{
System.out.println("星期六");
break;
}
case 7:{
System.out.println("星期天");
break;
}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输入错误");
break;
}
}
注意:
1.在使用switch语句时,case后的常量值不能重复。
2.switch括号内的表达式只能是byte、char、short、int、String常量、枚举类型。(long类型不行!!!)
3.switch括号内的表达式不能为复杂语句。
4.break不要遗漏,break是switch停止的标志。如果没有break,程序就会从匹配的case进入,执行到switch语句结束,会失去“多分支选择”的效果。
综上所述,switch语句的使用局限性较大,代码也过于冗长,但依旧有符合switch使用的场景存在。
三、循环结构
1.while循环
语法格式
while(循环条件){
循环语句;
}
循环条件为true,就执行循环语句;否则循环结束。
举个栗子:
1.1 打印1~10的数字
int n = 1;
while(n <= 10){
System.out.println(n);
n++;
}
1.2 计算1~100的和
int n = 1;
int result = 0;
while(n <= 100){
result += n;
n++;
}
System.out.println(result); //5050
1.3 计算5的阶乘
int n = 1;
int result = 1;
while(n <= 5){
result *= n;
n++;
}
System.out.println(result); //120
1.4 计算1~5的阶乘的和
int n = 1;
int sum = 0;
//外层循环求阶乘的和
while(n <= 5){
int m = 1;
int tmp = 1;
//内层循环求各个数的阶乘
while(tmp <= n){
m *= tmp;
tmp++;
}
sum += m;
n++;
}
System.out.println(sum); //153
在这里我们发现,当代码中出现循环嵌套循环时,代码的复杂度就会提高。
2.break语句
break的功能是让循环提前结束。
举个栗子:找出100~200中第一个3的倍数。
int n = 100;
while(n <= 200){
if(n % 3 == 0){
System.out.println("找到了,为" + n);
break;
}
n++;
}
当代码符合if的判断条件时,进入到if语句中,遇到break就会让循环结束。
总结:break结束整个循环。
3.continue语句
continue的作用是仅跳过本次循环,并进入下次循环。
举个栗子:打印出100~200中所有3的倍数。
int n = 100;
while(n <= 200){
if(n % 3 != 0){
n++;
continue;
}
System.out.println(n);
n++;
}
当代码执行到continue语句时,就会跳过continue后面的语句,再进入到下一次循环从新开始。
总结:continue结束单次循环。
4.for循环
语法格式
for(表达式1;布尔表达式2;表达式3){
表达式4;
}
- 表达式1:初始化循环变量的初始值,在循环最开始时执行,只执行一次。
- 布尔表达式2:循环条件,满足条件则循环继续,否则循环结束。
- 表达式3:循环变量的更新模式。
执行过程为:1234—>234—>234—>…—>2为false时,循环结束。
举个栗子:
4.1 打印1~10的数字
for (int i = 1;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i);
}
4.2 计算1~100的和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100; i++) {
sum += i;
}
System.out.println(sum); //5050
4.3 计算5的阶乘
int result = 1;
for (int i = 1; i <= 5; i++) {
result *= i;
}
System.out.println(result); //120
4.4 计算1~5的阶乘的和
int sum = 0;
//外层循环求阶乘的和
for (int i = 1; i <= 5; i++) {
int tmp = 1;
//内层循环求各个数的阶乘
for (int j = 1; j <= i; j++) {
tmp *= j;
}
sum += tmp;
}
System.out.println(sum); //153
使用for循环计算阶乘的和,其逻辑要比使用while循环更容易理解,可读性更好。
补充:continue和break也可以在for循环中使用。
5.do while循环
语法格式
do{
循环语句;
}while{循环条件};
do while语句无论循环条件是否为真,都最少执行一次循环语句。
举个栗子:打印1~10
int n = 1;
do{
System.out.println(n);
n++;
}while(n <= 10);
注意:while()后的分号不要忘记。
do while循环的使用场景较少,着重理解for和while循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