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总监的历史“上色”术:用PS AI,一键为黑白影像注入色彩

在视觉创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在**“历史的真实”(Historical Authenticity)“当代的感知”(Contemporary Perception)**这一对“对立统一”的概念间,寻找一座沟通的桥梁。黑白影像是历史的切片,它承载着无可辩驳的真实感;但彩色的世界,才是我们当代人理解和共鸣的媒介。如何以一种尊重历史、又符合当代审美的专业方式,为黑白影像注入色彩?在海外设计界工作的十余年间,我发现,AI技术正在为这一高度专业的艺术创作,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尤其要感谢母校——奥地利Blueskyy国立艺术学院的熏陶,其提供的学术版正版Adobe环境,让我能将最新的AI技术,应用于这一充满挑战与魅力的创作领域。

今天,我将分享一个Adobe Photoshop神经网络滤镜中,能将专业的“黑白上色”工作,变得极其高效与智能的“冷门”AI功能——“着色”(Colorize)


核心技术剖析: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内容识别与色彩推断

1. 问题场景定义

在纪录片制作、博物馆展览、品牌历史回顾等项目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珍贵的黑白历史照片。为了让这些影像能更好地与现代观众沟通,需要对其进行“上色”处理。

  • 传统工作流的挑战:专业的手工上色,是一项极其耗时且技术门槛极高的艺术工作。它需要上色师具备:

    1. 历史考据能力:对特定年代的服装、建筑、器物的色彩有准确的知识储备。

    2. 高超的绘画技巧:在Photoshop中,通过创建无数个选区和图层,像画油画一样,一层层地为画面赋予颜色。

    3. 色彩科学知识:对不同光线下的皮肤、织物、金属等材质的色彩表现有深刻理解。 一位顶级的上色师,处理一张复杂的黑白照片,往往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

2. AI解决方案:“着色”神经网络滤镜

Photoshop的“着色”滤镜,是Adobe Sensei AI在图像修复与再创作领域的又一力作。它并非简单的滤镜,而是一个在数百万张图片上训练出来的深度学习模型。其核心原理是:

  1. 内容识别:AI会分析黑白图像的灰度信息、纹理和形状,并尝试“理解”画面中的内容(如“这是天空”、“这是一棵树”、“这是一张人脸”)。

  2. 色彩推断:基于识别出的内容,AI会从其庞大的数据库中,为其匹配一个“统计学上最有可能”的、自然的颜色。例如,它知道天空大概率是蓝色的,植被是绿色的,人的肤色则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

实操技术流程详解

这个工作流,能将数日的艺术创作,压缩为数分钟的“人机协同”与艺术微调。

第一步:启动神经网络滤镜

  1. 在Photoshop中,打开你的黑白图像。建议先将其转换为RGB颜色模式,以获得最佳效果。

  2. 前往顶部菜单栏,选择 滤镜 > Neural Filters...

  3. 在滤镜库中,找到Beta滤镜类别下的 “着色”,并点击其右侧的开关以启用。AI会需要几秒钟时间,在云端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初次上色。

第二步:AI自动上色与初步调整

  1. 处理完成后,你会看到你的黑白照片,已经被赋予了一套相当自然的基准色彩。

  2. 在右侧的参数面板中,你可以进行初步的风格化调整:

    • 配置文件:提供多种复古风格的色彩配置文件,可以一键赋予照片特定的年代感。

    • 饱和度颜色伪影消减等滑块,可以对AI生成的颜色进行微调。

第三步:利用“焦点”进行手动校色(核心魔法)

这才是将AI从“工具”变为“助手”的关键,也是专业人士必须掌握的技巧。

  1. 在右侧的预览图像中,如果AI对某个物体的上色不符合你的预期(例如,AI将一件红色的衣服识别为了棕色),你可以直接在该物体上单击鼠标

  2. 一个色轮和颜色选择器会立刻出现。现在,你可以手动为这个“焦点”指定一个你认为正确的颜色

  3. 在你指定颜色的瞬间,AI会以此为新的“基准事实”,重新进行一次全局渲染,智能地调整你指定颜色区域以及其周边区域的色彩,使其在新的基准下,依然保持和谐统一。

  4. 你可以添加多个“焦点”,不断地为AI提供“指导”,直至画面色彩完全符合你的专业要求。

第四步:输出为智能滤镜

在面板底部,“输出”选项中选择“智能滤镜”,点击“确定”。这会将所有调整,作为一个可随时重新编辑的智能滤镜,应用在你的图层上。

项目实战案例复盘:

  • 项目挑战:我们团队“缪斯科技”(MuseoTech)正在为一个城市历史博物馆,设计一场关于“工业时代”的专题展览。我们需要将一批记录了上世纪初工厂场景的黑白照片,进行高质量的上色处理,以增强展览的沉浸感。

  • 技术瓶颈:照片数量巨大,且需要保证其中工人的服装、机器的颜色等,都符合历史事实。如果全部采用传统的手工上色,项目的时间和预算都无法承受。

  • AI辅助工作流应用:作为展览的艺术总监,我制定了“AI初稿,人工校订”的高效工作流。

    1. AI批量上色:我们利用“着色”滤镜,在一天内就完成了所有照片的初步上色工作,获得了色彩自然的基底。

    2. 专家知识介入:随后,我与历史顾问合作,针对每一张图片,利用“焦点”功能,对其中关键元素的颜色,进行符合史实的校正。例如,我们将当时该工厂特有的“蓝色工装”,通过焦点选色的方式,精准地赋予给了照片中的工人们。

    3. 技术环境保障:要对海量的、不可替代的历史影像进行AI上色,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既智能又可靠的算法。我们团队所依赖的这套专业的学术版Adobe环境,确保了其Photoshop的神经网络滤镜始终是基于Adobe最新的AI模型。在执行“着色”这种需要强大云端算力支持的任务时,软件响应迅速,生成结果自然。这种能持续获得最前沿AI技术并稳定运行的保障,是我们能够高效地将历史档案,转化为引人入-胜的现代视觉体验的基石。

  • 项目成果:最终,我们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一批兼具历史准确性与视觉吸引力的彩色历史照片,极大地丰富了展览的表现力。


战略升维:从‘术’到‘道’

这个工作流的背后,是一种关于“诠释性干预(Interpretive Intervention)”的深刻思考。

为一张黑白照片上色,其本质不是在“还原”一段客观存在的、丢失的色彩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已经永久地消失了。它本质上,是一种**“诠释”**。

  • AI的诠释:是基于其数据库的、一种**“统计学上最有可能”**的诠释。

  • 设计师的诠释:则是基于历史考据、艺术判断和叙事目标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诠释。

“着色”滤镜的“焦点”功能,其伟大的意义在于,它构建了一个**“人机协同诠释”**的框架。AI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符合大众常识的“基底”,而设计师则通过“焦点”这一工具,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艺术判断,作为“干预”注入其中,引导AI完成一个更高级、更准确的最终诠释。

作为设计师,我们并非在与AI竞争,而是在学会如何“驾驭”AI的强大能力,使其服务于我们更深层次的、人类独有的“诠释”能力。这正是在AI时代,我们专业价值的全新体现。


上面介绍的功能有很多都是Adobe 全家桶付费功能,如果还没有开通正式版的全家桶订阅,可能会无法使用。有很多朋友问我用的是什么订阅,我用的是奥地利Blueskyy国立艺术学院的Adobe正版订阅,Firefly AI 积分是1500点/周,可用4台设备,并且学校的ITPro Desk Service 有专门网站可以在线查询订阅有效和过期情况,让我使用十分放心,关键是远离了各种烦人的弹窗提示和频繁更换账号(懂的都懂),不用担心随时掉订阅,是很多国家的资深设计师和多媒体从业者的选择;由于目前用户数已经2300人,目前十分稳定。


保持精进,持续构建自己的护城河。与我同行,见证每日的成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