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UDP
1.1网络原生情况
1.2概念
1.3UDP特点
无连接
知道对端的IP和端口号就直接进行传输,不需要建立连接;
不可靠
没有任何安全机制,发送端发送数据报以后,如果因为网络故障该段无法发到对方,UDP协议层也不会给应用层返回任何错误信息;并且数据有没有发送给对方,应用层完全不知道
面向数据报
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UDP原样发送,既不会拆分,也不会合并;
用UDP传输100个字节的数据:如果发送端一次发送100个字节,那么接收端也必须一次接收100个字节;而不能循环接收10次,每次接收10个字节。
缓冲区
UDP只有接收缓冲区,没有发送缓冲区:UDP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发送缓冲区。发送的数据会直接交给内核,由内核将数据传给网络层协议进行后续的传输动作;UDP具有接收缓冲区,但是这个接收缓冲区不能保证收到的UDP报的顺序和发送UDP报的顺序一致;如果缓冲区满了,再到达的UDP数据就会被丢弃;UDP的socket既能读,也能写这个概念叫做 全双工
大小受限
UDP协议首部中有一个16位的最大长度。也就是说一个UDP能传输的数据最大长度是64K(包含UDP首部)。
1.4UDP协议端格式
校验和
1.5缓冲区
1.6UDP发送过程
1.7UDP接受过程
二、TCP
2.1可靠性的定义(记忆)
如何保证可靠性
TCP 通过检验和、序列号、确认应答机制、超时重传机制、连接管理以及窗口控制等机制实现可靠性传输。
2.2TCP原理:确认机制(记忆)
在 TCP 中,当发送端的数据到达接收主机时,接收端主机会返回一个已收到消息的通知,这个消息叫做确认应答(ACK)。
数据编号:序列号
如果同时发送多份数据,如何确认对方收到的是哪一份数据?
TCP将每个字节的数据都进行了编号。即为序列号。
一个字节占一个序列号,初识序列号一般不是0,相对值可以记为0
segment身兼两职
数据确认在segment中的体现
每个标志位占一个bit
ASN要从收到的数据序列号的下一个序列号开始发送,并且ASN只有在ACK标志位=1时才具有意义
2.3TCP原理:超时重传机制
如果没有收到对方确认,假设对方是正常工作,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发生重传的可能情况
序列号去重效果
序列号可以做到去重的效果,接收方可以通过SN判断是否重复收到相同的数据,此时接收方可以不接收重复数据,但是ACK还是需要发送的
合理设定超时时间
动态计算最大超时时间:
重发次数设定
重发也不会无脑重发,万一网络断了无论重发多少次都没有意义,一般是尝试几次收不到ACK就停止发送,不同的OS次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