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技术系列:Service Mesh(服务网格)

本文介绍了Service Mesh作为云原生架构中的服务治理解决方案,旨在解决多语言栈、产品交付和云原生环境中的复杂性问题。服务网格通过sidecar模式的代理实现服务间的通信管理,包括服务发现、动态路由、负载均衡等功能。同时,文章提到了Service Mesh存在的网络延迟和系统复杂性问题,并强调其对应用透明的特点。后续将介绍Service Mesh的实践方案Istio。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导言:

在复杂业务的后端服务开发中,拆分出的微服务往往是数十个、上百个,即使用上了容器技术方便了其打包部署,使用了 Kubernetes 进行便捷的容器编排管理,但众多微服务之间往往涉及到复杂的业务通信和服务治理场景。前面的篇章已经总体介绍了云原生技术体系中的‘微服务’、‘容器’、‘容器编排’技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便是体系中的服务治理方案‘Service Mesh(服务网格)’。

回顾

云原生核心技术.png

  • 微服务化的服务与容器结合具备轻量、敏捷、快速部署运维等特征,服务在容器中运行的场景早已成熟;
  • Kubernetes在容器编排领域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 随着服务网格技术的流行 和 Istio 的成熟,使用 Istio 进行服务治理的实践越来越多,正成为服务治理的趋势;
  • 而 Istio 与 Kubernetes 的天然融合,也补齐了 Kubernetes 的治理能力,提供了基于 Kubernetes 的服务治理平台。

一、Service Mesh 背景

随着微服务逐渐增多,系统最终可能会变为由成百上千个互相调用的服务组成的大型应用程序,服务与服务之间通过内部网络或外部网络进行通信。怎样管理这些容器或服务之间的通信,如何保持通信的无故障、安全、高可用和健壮(包括服务间的负载均衡、流量管理、路由、运行状况监视、安全策略及服务间身份验证),就成为云原生技术的巨大挑战。

在微服务使用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遭遇以下现实问题:

1.多语言栈

微服务理念提倡不同业务使用最适合它的语言进行开发,一般大型互联网公司存在C/C++、Java、Golang、PHP、Pytho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