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训练题根据数据库school来练习,其中四个表数据如下:

一.简单查询
面试官:查询姓“猴”的学生名单。

面试官:查询姓名中最后一个字是“猴”的学生名单。

面试官:查询姓名中带“猴”的学生名单。

面试官:查询有多少位姓“孟”的老师。

二.汇总分析
面试官:查询课程编号为“0002的总成绩”。

面试官:查询选了课程的学生人数。

面试官:查询各科成绩最高和最低的分。

面试官:查询每门课程被选修的学生数。

面试官:查询学生中男生、女生人数。

面试官:查询平均成绩大于60分的学生的学号和平均成绩。

面试官:查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

面试官:查询同名同姓(相同姓名)学生名单并统计人数。

面试官:查询不及格的课程并按课程号从大到小排列。

面试官:查询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结果按平均成绩升序排列,平均成绩相同时,按课程号降序排列。

面试官:检索课程编号为“0004”且分数小于60的学生学号,结果按按分数降序排列。

面试官:统计每门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超过2人的课程才统计)。要求输出课程号和选修人数,查询结果按人数降序排序,若人数相同,按课程号升序排序。

面试官:查询一门以上不及格课程的同学的学号,以及不及格课程及其平均成绩。

三.复杂查询
面试官:查询所有门课程成绩都小于60分学生的学号、姓名。
翻译成大白话:所有课程成绩<60的学生
写出分析思路(按步骤分解)
1)查询结果:学生学号,姓名
2)查询条件:
第一步,学生学号-->学生所有成绩:score表,按学号分组group by,比较最大成绩小于60;
第二步,姓名-->符合条件学生姓名:student表,子查询,where学号匹配;表联结,student表学号=score表学号
使用子查询

使用表的联结

面试官:查询没有学全所有课的学生的学号、姓名。
翻译成大白话:学生选修的课程数 < 选修课程总数
写出分析思路(按步骤分解)
1)查询结果:学生学号,姓名
2)查询条件:
第一步:学生号-->学生所选课程数,score表,按学号分组group by,并对课程号计数count;
第二步:选修课程总数-->course表,对课程号计数count;
第三步:姓名-->student表,联结student表学号=score表学号,条件符合学生课程count<总课程count
使用子查询

使用表联结

面试官:查询出只选修了两门课程的全部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翻译成大白话:学生选修的课程数 = 2
写出分析思路(按步骤分解)
1)查询结果:学生学号,姓名
2)查询条件:
第一步:学生号-->学生选课数,score表,按学号分组group by,对课程号计数count
第二步:姓名-->student表学号=score表学号,且符合条件学生课程数count<2;
使用子查询

使用表联结

面试官:查找1997年出生的学生名单。
select 学号,姓名
from student
where year(出生日期)=1997; -- 日期函数,year()获取日期的年份。

面试官:topN问题
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业务问题:
- 如何找到每个类别下用户最喜欢的产品是哪个?
- 如果找到每个类别下用户点击最多的5个商品是什么?
- 这类问题其实就是常见的:分组取每组最大值、最小值,每组最大的N条(top N)记录。
面试题1:按课程号分组取成绩最大值所在行的数据。
翻译成大白话:课程分组下成绩最大值的信息
写出分析思路(按步骤分解)
1)查询结果:学生学号,课程号,成绩
2)查询条件:
第一步:课程号-->score表,按学号分组group by,筛选每组课程最大成绩max;
第二步:学号,成绩-->score表,返回所有信息,课程号=每组最大成绩;
使用表联结

面试题2:按课程号分组取成绩最小值所在行的数据。

面试题3:查询各科成绩前两名的记录。
翻译成大白话:课程分组下成绩值最大,前两名的信息
写出分析思路(按步骤分解)
1)查询结果:学生学号,课程号,成绩
2)查询条件:
第一步:课程号,成绩-->score表,按学号分组partition by,并按成绩降序排列order by,对成绩进行排序row_number;
第二步:学号,课程号,成绩-->score表,返回所有信息,筛选排名前两名ranking
1.如果结果集比较小,可以用程序查询单个分组结果后拼凑,则可使用 UNION ALL;

2.利用窗口函数

四.多表查询
A. 新建两张表“学生表”和“近视学生表”,具体数据如下:

面试官:请问不是近视眼的学生都有谁?
翻译成大白话:哪些学生不近视
写出分析思路(按步骤分解)
1)查询结果:学生姓名
2)查询条件:
第一步:学生学号(不近视)-->“近视学生表”中,学生的学号 is null;
第二步:学生姓名-->“学生表”中,符合条件“学生表”学生姓名=“近视学生表”学生姓名(不近视);

B.新建两张表顾客姓名表(表名Customers)和 购买记录表(表名Orders),具体数据如下:

面试官:找出所有从不订购任何东西的客户。(“顾客姓名表”中的ID与“购买记录”表中的CustomerId一一对应。)
翻译成大白话:哪些客户不购买商品
写出分析思路(按步骤分解)
1)查询结果:客户姓名
2)查询条件:
第一步:客户ID(不购买商品)-->“近视Orders”表中,客户的CustomerId is null;
第二步:客户姓名-->“Customers”表中,匹配“Customers”客户姓名=“近视Orders”客户姓名(不购买商品);

面试官:最开始的school数据库(4张表),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选课数、总成绩。

面试官:查询平均成绩大于85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平均成绩。

面试官:查询学生的选课情况: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称。

面试官:查询出每门课程的及格人数和不及格人数。

面试官:使用分段[100-85],[85-70],[70-60],[‹60]来统计各科成绩,分别统计:各分数段人数,课程号和课程名称。

面试题:查询课程编号为0003且课程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面试题:对学生的成绩表(表名score,列名:学号、课程号、成绩),使用SQL实现将score表转换为下面的表结构。

case表达式

if函数

五.如何提高SQL查询效率
面试官:我们公司的数据量非常大,需要的不仅仅是提取数据,要了解SQL方案优化的。一般在写SQL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可以提高查询的效率?
答:数据量大的情况下,不同的SQL语句,消耗的时间相差很大。按下面方法可以提高查询的效果。
- select子句中尽量避免使用*;
- where子句比较符号左侧避免函数;
- 尽量避免使用in和not in;
- 尽量避免使用or;
- 使用limit子句限制返回的数据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