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孤立的先驱树种在开放景观中充当自然的停歇点和迁徙的桥梁,为传播媒介如鸟类和蝙蝠提供庇护、阴凉、休息和食物,从而增加了树种下的种子雨。这些特性使这些树成为“再生核”。肉质果实的树种吸引更多的种子传播者,其树冠下的种子到达量大于干果树种,即使在树木不结果实的时期也是如此。然而,即使没有吸引种子传播者的食物,无肉质果实的树木也可以作为重要的停歇点,因此种子雨有所增加。评估雌雄双性异株、动物传播的树种树冠下的种子雨可以阐明吸引力机制,并突出食物资源在这些树下种子沉积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利用这种方法探索了性别对孤立树下种子雨的影响,确定了每个性别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研究主旨
研究发现,在巴西大西洋森林的次生植被中,Myrsine coriacea的雌性树木比雄性树木吸引了更多种类和数量的种子,这可能是因为雌性树木提供了肉质果实作为奖励,吸引了更多的动物传播者。雄性树木虽然没有果实,但仍然比没有树木的地点积累了更多的种子和物种,表明它们也作为停歇点吸引传播者。这项工作揭示了性别对种子雨模式的影响,强调了雌雄树木在促进种子传播和森林恢复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研究特点
孤立的先驱树种已被证明能增加动物传播的种子沉积。性别对种子雨的影响尚未得到研究,本研究旨在评估雌雄先驱性双性异株、动物传播的树木Myrsine coriacea在其树冠下的种子雨是否存在差异。在巴西南部大西洋森林的次生植被中,对种子雨进行了13个月的评估,从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我们使用了60个种子陷阱(0.5平方米):40个位于40棵Myrsine coriacea树(20棵雄性和20棵雌性个体)的树冠下,20个位于没有树木的地点。我们发现365071颗散布体,属于115个形态种,来自37个科,其中38.3%的形态种是树木,大多数是动物传播的。雌性树木积累的散布体数量和物种丰富度高于雄性树木。雄性树木积累的种子数量和物种多于没有树木的区域。本研究表明,包含雌雄Myrsine coriacea树木和没有树木的地点在种子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双性异株、先驱树种的性别效应因为雌性植物促进了散布体丰富度和丰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