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 ADC顶板采样和底板采样该如何选

众所周知,SAR ADC 有顶板采样和底板采样,这两种采样方式,该如何选呢?

顶板采样架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采样阶段:电容下极板均接Vref,上极板接Vin
转换阶段:对于正端电容阵列,如比较结果为1,则下极板接0,否则接1.
对于负端电容阵列,如比较结果为1,则下极板接vref,否则接0.

底板采样架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采样阶段:电容下极板接Vip/Vin,上极板接Vcom
转换阶段:对于正端电容阵列,先猜测Bi=1,下极板接Vref,其它接0,上极板浮空形成Vop;对于负端电容阵列,先猜测bi=0,下极板接0,其它接vref,上极板浮空形成Von

顶板采样优点
1)可以多比1bit,电容可以减小一半,详情见《SAR ADC 的常见架构》最后一段
2)可以通过开关策略来节省一些功耗,一般是低功耗设计。详情见《SAR ADC的功耗设计》

顶板采样的缺点:
1)有电荷注入和时钟馈通的效应,底板采样可以通过合理的时序规避
2)寄生电容直接采样输入信号,对adc 性能有影响,详情见《SAR ADC 比较器寄生电容对性能的影响》
3)DAC的浮动电压输出共模电压会下降,比较器的失配与共模电压有关,共模电压接近半电压的下降易产生较大的动态失配,在ADC中表现为谐波。详情见《SAR ADC 比较过程中共模电平变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基本上顶板采样的优点就是底板采样的缺点,顶板采样的缺点就是底板采样的优点
所以顶板采样一般用在低功耗、低中等精度(<10bit)的应用场景;底板采样一般用在高精度(>10bit)、抗干扰需求强的领域。

顶板采样和底板采样的概念要跟上极板采样和下极板采样区分开来。

之前跟同事讲顶板采样,他老是跟我讲下极板采样,导致讨论的时候老是对不齐。

下极板采样技术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采用下极板采样技术,电容的下极板连接输入信号和运放输出,而将上极板连接节点X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X点对地的寄生电容。而且还可以在节点X上注入衬底噪声。
采用底板采样技术,我们可以把DAC电容的下极板连到输入信号Vin,实际上就用到了下极板采样技术,可以减小DAC 浮空输出点的寄生电容和衬底噪声注入。如果采用顶板采样技术,就不能采用下极板采样技术,所以高精度SAR ADC 一般均采用下极板采样技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芯辰则吉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