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控制方式分,可以分为电压模式、电流模式、迟滞模式、COT控制模式
1)电压模控制模式
如上图所示,buck 转换器的电压模控制是从输出电压节点用反馈电阻采样反馈电压信号,再经过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补偿器,形成误差电压Vc 信号,误差信号送入 PWM 调制器,形成占空比信号,最后通过死区和驱动电路来控制两个功率管,形成完整的闭环控制环路。所以整个环路只有电压信息,所以也常常将环路称为电压环,电压模控制也由此得来。
由于电压模控制只有电压信息,而 buck 转换器的功率级存在一对共轭复极点,这 会使得电压模控制的补偿变得复杂,需要使用III型补偿,如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补偿。电压模在瞬态响应方面的表现则依赖于闭环带宽的大小,而电压模的闭环带宽受限于开关频率。在负载变化时,电压模控制需要通过电压的变化才能进行环路响应,所以瞬态响应速度很慢。虽然电压模控制具有补偿复杂,瞬态响应速度慢等缺点,但是电压模 PWM 控制属于定频控制,具有输出电压精度高,电磁干扰小,鲁棒性好的优势,在 buck 转化器的控制中仍然保留有一席之地。
2)电流模控制模式
如上图所示,buck 转换器的电流模控制是具有电压环和电流环双环控制的。电压环与电压模控制的类似,与电压模不同的是,电流模控制相当于在电压模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电流内环控制环路。正是电流内环的增加,使得电流模控制相比于电压模控制更具优势,电流内环对电感电流信息的采样,使得电感可以被当成压控电流源,功率级变成单极点系统,所以可使用简单的II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