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的基本概念
DDR3内部相当于存储表格,和表格的检索相似,需要先指定行地址(row),再指定列地址(column),这样就可以准确的找到需要的单元格。
对于DDR3内存,单元格称为基本存储单元(也就是每次能从该DDR3芯片读取的最小数据),存储表格称为逻辑bank(DDR3内存芯片都是8个bank,也就是说有8个这样的存储表格)
所以寻址的流程是先指定bank地址,再指定行地址(row),最后指列地址(column)来确定基本存储单元,每个基本存储单元的大小等于该DDR3芯片的数据线位宽,也就是每次能从单个DDR3芯片读取的最小数据长度
cpu怎么访问ddr的
通过预留的物理地址,写入到ddr控制器的映射地址寄存器中,访问这个物理地址+offset,就可以访问到ddr的offset
上文中的内存寻址主要讲的是内存控制器如何去访问DDR3芯片基本存储单元
本文中的内存映射主要讲的是如何将内存控制器管理的DDR3芯片地址空间映射到SOC芯片为DDR3预留的地址范围。
比如基于ARM的SOC芯片,DDR3的预留地址一般都是0x80000000,如果没有使用内存映射,SOC去访问0x80000000地址时会造成整个系统崩溃,因为访问的地址并不存在实际的内存
例如
SYS_ADDR: 映射到SOC系统上的物理地址,比如需要映射到0x8000000则SYS_ADDR = 80
SYS_SIZE: 映射的内存大小,讲的是主要给系统映射了多大的内存
SDRC_INTL: 是否使用交织模式,以及使用何种交织模式映射
SDRC_MAP: 交织映射则为3,否则为1或者2
SDRC_ADDR: 内存控制器的高位地址即没有映射前他的内存地址,一般都是从0x00000000开始
cpu怎么根据地址,找到对应的ddr地址
·MT41J256M16 - 32 Meg x 16 x 8 banks
·单个DDR3芯片内部有8个banks因此有3根bank地址线BA0,BA1,BA2
·每个bank大小是32M*16 bit = 64MB
·有16根数据线即基本存储单元是16bit
·个bank有32M个基本存储单元,总共有32M*8=256M个地址
·从datasheet分析有15bit row地址和10bit column地址。但是芯片只提供了15根地址线,不够25根。
·其实原因是行地址线RA0-RA14和列地址线CA0-CA9地址线分时共用(反正是先取行地址再取列地址)所以只需要15根地址线就可以
·每个bank总共有2^15 * 2^10 = 32M个基本存储单元
·然后每个基本单元的大小是16bit所以总大小是32M*16bit*8 = 4Gbit
DDR3控制器16bit/32bit概念
这儿所说的16bit/32bit指的是整个内存控制器以多长为单位进行存储,而不是单个DDR3芯片的基本存储单元
32bit表示内存控制器以32bit为单位访问内存,即给定一个内存地址。内存芯片会给内存控制器 32bit的数据到数据线上,当然该32bit数据可能不来自同一个DDR3芯片上,16bit与此类似
下面分析用两个16bit的DDR3内存如何拼成32bit的DDR3
第一片16bit DDR3的BA0,BA1,BA2连接CPU的BA0, BA1, BA2
第二片16bit DDR3 的BA0,BA1,BA2连接CPU 的BA0, BA1, BA2
第一片16bit DDR3的A0~A13连接CPU的A0~A13
第二片16bit DDR3的A0~A13连接CPU的A0~A13
第一片16bit DDR3的D0~D15连接CPU的D0~D15
第二片16bit DDR3的D0~D15连接CPU的D16~D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