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如何让一众硅谷大佬夜不能寐

互联网女皇、投资界的传奇人物 Mary Meeker 在五月底布了一份340页的报告 《AI 趋势》宣告了她的再次出山。在这份报告里女皇用了大量的图表和简练的语言分析了 AI 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由于Mary的影响力之大,这份报告一出来,就在硅谷大佬的朋友圈中炸开锅了。

在分享这篇报告的精彩内容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Mary,你就知道她有多牛了。

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是BOND的普通合伙人,专注于投资高增长的科技公司。她担任Block/Square和Genies的董事会成员。她曾支持BOND对Applied Intuition、Canva、Checkr、CLEAR、Hipcamp、Ironclad、Material Bank、Multiverse、On Running、Outschool和Seso的投资。

玛丽曾是凯鹏华盈数字成长基金(Kleiner Perkins Digital Growth Fund)的联合负责人,该基金于2019年更名为BOND。在凯鹏华盈期间,她投资了多个行业领军企业,如Plaid、Peloton、Ring、Pinterest、Airbnb、Instacart、DocuSign、Waze、京东、Trendyol、Spotify、LegalZoom和Meta。玛丽目前继续担任三支数字成长基金的联合负责人,这些基金的总承诺资本达28亿美元。

在2010年加入凯鹏华盈之前,她于1991年加入摩根士丹利,后来成为首席科技分析师,还担任董事总经理,负责领导该公司的全球技术研究业务,并负责当时新兴的上市科技公司,包括谷歌/Alphabet、eBay/PayPal、亚马逊、艺电、Adobe、微软、戴尔和苹果。

很明显,她是懂科技的。从 1996 年开始,他连续 23 年发布互联网趋势报告,做出了很多精准的预测。比如:

1996 年预判互联网用户(在线人口)会大幅增长,2000 年的时候得到验证,增长了10倍;

2002 年预测互联网广告和电商会井喷,结果 2004 年谷歌上市成为互联网广告巨头,而亚马逊成为电商巨头。

2004 年,预测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市值会在 5 年之内超过日本,结果 2010 年得到验证。

2008 年,预测移动设备会超过PC,占主导地位,结果 2014 年得到验证。

2013 年,预测可穿戴设备会爆发,结果 2015 年苹果手表爆发。

是不是很神奇,似乎每一个大的科技浪潮她都能预测到。

所以跟她做点投资是不是也更容易挣到呀。

我们还是回到这份报告本身。这篇报告都有哪些内容值得关注呢?接下来本文会做出总结,当然,英文好的朋友可以直接去读英文版,在最后我们将把原报告下载链接给大家分享出来,当然,英文不好的朋友也可以用sogou文档翻译直接读翻译后的文档。

该报告,将AI从技术演进、成本收益、投资规模、用户增长、全球竞争格局、以及对物理世界的改变等维度梳理了一遍,本文将基于小编对本报告及相关材料的学习聊一聊以下9点内容,仅作为抛砖引玉。

本文内容摘要:

  • AI作为新的科技,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 科技大厂对AI的投入力度较以往大大增加,前所未有

  • AI 的使用成本下降速度,前所未有

  • 企业对 AI 的重视程度在快速提升,前所未有

  • AI 产品的盈利能力不错,超高估值

  • 中国AI大模型崛起

  • AI将是全球互联网新用户进入互联网的门户

  • 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融合

  • AI促进人们工作模式的进化

文末附原报告下载地址。

一、AI 作为新的科技,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AI的变化之快最主要体现在它的再次崛起。相信大家都记得,ChatGPT爆火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到底有多快呢,这份报告给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数据。

图片

(AI应用用户数过亿花费时间排名)

这张图是2000年至2023年之间,16个最快达到1亿用户的应用所花费的时间。横轴表示年,在不久之前,第一名还是TikTok,也就是抖音的海外版, TikTok 用了 9 个月达到1亿用户,当时这个速度差点让我们飘了,结果 ChatGPT 用了不到 3 月(0.2年)就过亿了。其实这个也没啥,这个报告里还没把咱的DeepSeek放进去,DeepSeek注册用户过亿只用了7天,就问牛不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呀。

图片

(17个月的时间里, ChatGPT 的用户量翻了 8 倍)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自2023年11月至2025年4月的大约17个月的时间里, ChatGPT 的用户量翻了 8 倍,达到8亿。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全球扩张速度:仅用三年时间,ChatGPT就实现了90%的用户来自北美以外地区,而互联网达到同样里程碑却用了23年。在特定指标上,ChatGPT的年搜索查询量达到3650亿次只用了两年,而谷歌为此奋斗了11年。

除了用户数量快速上升,用户每天使用 ChatGPT 的时间也在变长。在过去的 21 个月, ChatGPT 平均每天的用户使用时长翻了 3 倍,接近 20 分钟。

图片

(美国用户每天使用ChatGPT的时间接近20分钟)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AI,并且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呢?因为在过去的两年, AI 的进步速度非常快,回答问题包括做图、做视频的质量越来越高。按照山姆奥特曼的说法,很多用户现在的行为都是遇事不决,就问AI。

二、科技大厂对 AI 的投入力度

较以往大大增加,前所未有

图片

(美国六大巨头公司过去十年

每年资本开支与全球数据生成量关系图)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美国六大科技公司在 2024 年的资本开支大幅增长了69%,这是个非常快的增速,似乎预示着科技界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的开启。

图片

(美国六大科技公司资本开支占收入比例)

这张图描述的是资本开支占收入的比例, 2019 年之前,也就是绿色的区域互联网大厂的云业务进入了变现期,资本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但是 2019 年之后,科技大厂在 AI 领域重新进入了基建周期,资本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被大幅拉高,但同时这些大厂的现金流情况也不错,说明对AI的投入没有使得他们的其它业务受限。

三、AI 的使用成本下降速度,前所未有

报告中拿电力、计算内存和ChatGPT的推理成本下降速度做了对比。

图片

(电力、计算内存和ChatGPT的推理成本下降速度对比)

上图描述的是工业革命(电力)、信息技术革命(计算内存)、以及这次的大模型(推理)里关键科技成本的下降速度。蓝色的线是电力的成本,绿色的线是计算机内存的成本,红色的线是 AI 推理的成本,很明显, AI 推理的成本降得最快,短短的两年就降了90%,直接跌到了地板上。为啥会降得这么快呢?一方面是因为之前讲的科技大厂大力投入 AI 基建,这会造成算力的供给大幅提升,市场上的商品供应多了价格自然就下降了。另外,更重要的是英伟达自己卷自己,每年都推出新的更高性价比的GPU。老黄曾经说过,芯片本质上是把能源变成智能的机器,从下边这张图可以看出,把能源变成智能的效率在过去十年提升了 10.5 万倍。

图片

(能源变成智能的效率在过去十年提升了 10.5 万倍)

四、企业对 AI 的重视程度在快速提升,前所未有

先看一下科技公司。来自Uptrends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至2024年第一季度之间,各科技公司财报中提到"Al"的次数的在2022 年之后都出现了明显提升。

图片

(各科技公司财报中提到AI的次数于2022年后明显提升)

再看一下传统企业,这幅图描述的是标普 500 的成分股里有多大比例的公司在业绩电话会里提到了AI。

图片

(2015年至2025年期间,标普500指数公司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A1"的次数提升50%)

这个比例在 2022 年之前都在 10% 附近徘徊,但 2022 年之后,一声惊雷快速飙高, 2024 年四季度已经达到了50%。所以如果一个企业到现在还没有制定 AI 战略,那就Out了。  不仅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业绩电话会里讨论AI,而且,越来越多的公司实实在在地在使用AI,这张图描述的是微软云的 AI 使用量,在过去的一年, AI 的使用量翻了 5 倍。

图片

(微软云上Token消耗数量24年1季度为20T,25年1季度升至100T )

除了微软的Azure,下边来看一下谷歌云,由于谷歌自己是 AI 消耗大户,所以谷歌云的使用量提升得更多,在过去一年翻了 50 倍。

图片

(谷歌云上Token消耗数量24年5月为10T,25年5月升至480T )

五、AI 产品的盈利能力不错,超高估值

报告中给出了一张图,描述了达到 500 万美元的年化收入所花的时间,AI 产品平均用时 24 个月,传统的 SaaS 平均用时 37 个月。

图片

(AI产品与传统SAAS营收达500万美元平均时长)

除了收入,我们再来看下各大AI公司的收入与估值。以及用估值除以收入算出来的市销率,像 OpenAI 和 Anthropic 市销率都超过了 30 倍。

图片

( OpenAI 和 Anthropic 市销率都超过了 30 倍)

30 倍是什么概念呢?

图片

(不同企业市销率对比:AI公司明显高于传统科技公司)

这张图把各类科技公司的市销率做了一个横向对比,最左边的是OpenAI,第二个是Duolingo(多邻国,学英语的朋友应该了解),这两个公司的市销率都明显高于像 Meta 和谷歌这样的传统科技公司。对于这种高估值到底合不合理, Mary 并没有给出结论,不过我们可以看一看她给出的这张图:

图片

(不同企业变现能力对比:AI公司不及传统科技公司,

还在烧钱阶段)

这张图描述的是平均一个用户带来的收入,跟谷歌和 Meta 相比, OpenAI 明显要低很多。与其说这是 OpenAI 的变现能力不行,还在烧钱,但被资本市场认可,前景光明。

六、中国AI大模型崛起

终于看到我们的DeepSeek了,该报告的第142页对Gemini、OpenAI、DeepSeek给出了综合评分对比。

图片

(Gemini、OpenAI、DeepSeek给出了综合评分对比)

蓝色的线是谷歌 Gemini 大模型的分数,紫红的线是 OpenAI 的分数,墨绿的线是 DeepSeek 的分数。可以看出 2024 年2月 DeepSeek 还比 OpenAI 和谷歌都差得比较远,但在 2025 年2月推出 DeepSeek R1 之后,差距已经非常小了。

七、AI将是全球互联网新用户进入互联网的门户

地球上还有 26 亿人,也就是总人口的 1/3 还没有上网,当这些潜在的新网民在未来接入互联网时,他们首次接触数字世界的体验,很可能将与以往几代网民截然不同。他们可能不再是通过传统的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来探索网络,而是直接通过由AI驱动的、支持母语的、具备对话能力的、多模态的智能体界面与之互动。

我们看这幅图里蓝色的区域是已经接入或者即将接入新链的区域,基本上覆盖了全球。

图片

(星链全球覆盖图)

从下边这幅图可以看出,星链的订阅者增加速度非常快。

图片

(星链用户订阅数量)

过去的三年多一点,星链的用户数已经达到了 500 万,而且增速在上升。

八、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融合

AI的影响力正迅速超越纯粹的数字领域,深刻渗透并重塑我们身处的物理世界。"物理智能体"——即由AI驱动、能够与环境互动并执行物理任务的系统——正在兴起。

自动驾驶汽车是这一趋势的突出代表。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其累计行驶里程在短短33个月内实现了约100倍的增长,到2025年3月已超过35亿英里。与此同时,谷歌的无人出租车Waymo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旧金山网约车市场的份额在20个月内从零迅速攀升至27%(截至2025年4月)。

图片

(网约车Waymo、Uber、Lyft市场份额对比)

对比Waymo 和传统网约车平台Uber以及 Lyft 在旧金山的市场份额。很明显, Uber 和 Lyft 的市场份额都在下降,而Waymo一直在上升。要知道Waymo的打车成本跟传统的网约车差不多,这说明哪怕价格一样,消费者也更喜欢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把可能的原因写到本文的评论区里。

九、AI促进人们工作模式的进化

AI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工作,相关数据显示,美国与AI相关的职位发布数量在过去7年间激增了448%,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非AI的IT职位数量则在同期下降了9%。

从全球范围来看,包含AI相关术语的新增职位头衔数量,在短短两年内也增长了200%。回顾技术发展的历史,重大的技术进步往往在取代旧有岗位的同时,也会催生出全新的就业机会和职业领域。

未来,人类在工作中的角色可能会发生转变,更多地聚焦于AI系统的监督、指导和训练,以及与AI系统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更为复杂和富有创造性的任务。

小编之前编写了一篇关于大模型时代我们普通人可以从事的工作,没有看过的朋友请移步:

你的同事正在用AI伪造加班记录!这届打工人靠'数字分身'月入过万

图片

(美国AI与非AI工作需求数量对比,AI相关工作明显增加,非AI则降低)

其实,NVIDIA公司的CEO黄仁勋所强调的:"人们不会因为AI本身而失业,但很可能会因为不懂得如何有效利用AI的竞争者而被时代所淘汰。"

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解读报告全文,需要更进一步全面了解本报告的同学,可在以下地址下载报告原文及中英双语对照版。

报告下载:

英文版:趋势——人工智能(Trends_Artificial_Intelligence.pdf)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TbH465ELMDWQqO3CRjiTA?pwd=mnau 提取码: mnau

双语版:Trends_Artificial_Intelligence双语翻译版本.pdf(由sogou文档翻译,效果未达100%,参考用)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aT0WG-cttmXavOe4q22-Q?pwd=jbpu 提取码: jbpu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