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SC的MVDC微电网(±10kV)转换器的互连通过等效RL电缆模块实现,此外,在电缆侧引入了P2P故障(Simulink仿真实现)

 💥💥💞💞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本文目录如下:🎁🎁🎁

目录

 ⛳️赠与读者

💥1 概述

一、等效RL电缆模块的技术原理与实现

二、P2P故障的引入机制与影响分析

三、P2P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挑战

四、系统优化与保护策略

五、总结

📚2 运行结果

🎉3 参考文献

🌈4 Simulink仿真实现


 ⛳️赠与读者

👨‍💻做科研,涉及到一个深在的思想系统,需要科研者逻辑缜密,踏实认真,但是不能只是努力,很多时候借力比努力更重要,然后还要有仰望星空的创新点和启发点。当哲学课上老师问你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电的时候,不要觉得这些问题搞笑。哲学是科学之母,哲学就是追究终极问题,寻找那些不言自明只有小孩子会问的但是你却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建议读者按目录次序逐一浏览,免得骤然跌入幽暗的迷宫找不到来时的路,它不足为你揭示全部问题的答案,但若能让人胸中升起一朵朵疑云,也未尝不会酿成晚霞斑斓的别一番景致,万一它居然给你带来了一场精神世界的苦雨,那就借机洗刷一下原来存放在那儿的“躺平”上的尘埃吧。

     或许,雨过云收,神驰的天地更清朗.......🔎🔎🔎

💥1 概述

P2P故障研究是指点对点(P2P)的故障研究,通过对在电缆侧引入的等效RL电缆模块进行分析和研究来评估微电网系统中的故障传播情况以及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MVDC微电网中,通过等效RL电缆模块对电缆进行建模,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实际电缆的传输特性,从而更好地研究系统的行为。

通过P2P故障研究,可以评估在微电网系统中的故障事件发生时,故障信号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以及故障对系统其他部分的影响程度。这有助于设计者更好地了解系统的脆弱性和鲁棒性,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故障恢复策略和保护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基于VSC的MVDC微电网(±10kV),仿真模块包括:
1. ±10kV VSC;(Vdc控制)
2. 两个1 MWDAB等效输出模块;(SPS)
3. 3MW等效光伏发电模块。 (功率控制)
转换器的互连通过等效RL电缆模块实现。
此外,在电缆侧引入了P2P故障。请根据您的研究要求随意修改此模型。

基于VSC的MVDC微电网(±10kV)仿真模块包括几个关键组件,其中包括±10kV VSC,两个1 MWDAB等效输出模块和3MW等效光伏发电模块。这些模块分别负责Vdc控制、SPS和功率控制,以确保微电网系统的有效运行。

为了实现转换器之间的互连,我们引入了等效RL电缆模块,以模拟实际电缆连接过程中的电阻和电感。这样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微电网系统中的传输特性,从而更好地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一、等效RL电缆模块的技术原理与实现

  1. 等效RL模型的选择依据
    在MVDC微电网中,电缆通常采用RL串联等效电路进行建模。该模型忽略分布电容效应,将电缆简化为电阻(R)和电感(L)的串联组合,适用于长度较短(<100 km)或电压等级不高的场景。其优势在于:

    • 计算效率高:相比π型等效电路或频域模型,RL模型简化了仿真复杂度,同时保持足够的精度(短路电流计算结果与精细模型误差<5%)。
    • 物理意义明确:电阻表征电缆导体的欧姆损耗,电感表征电流变化时的磁能存储特性,直接反映电缆的动态响应。
  2. 具体参数设计
    以±10kV系统为例,典型参数包括:

    • 电阻率(R) :0.168 Ω/km(铜芯电缆)

    • 电感率(L) :0.084 H/km(基于正序电感计算)
      在Simulink中可通过Series RLC Branch模块实现,设置电容值为无穷大(Inf)以消除容性影响。

  3. 系统集成方式
    如所示,在±10kV VSC、1MW DAB模块及3MW光伏模块的互连中,等效RL模块直接串联于转换器间,模拟电缆的传输特性。其核心作用是:

    • 提供阻尼特性,抑制功率波动引发的振荡;
    • 通过电感限流作用,降低故障电流上升率(𝑑𝑖/𝑑𝑡)。

二、P2P故障的引入机制与影响分析

  1. P2P故障的定义与严重性
    P2P故障指直流正负极直接短路,是MVDC系统中最严重的故障类型:

    • 故障电流特征:电容放电导致电流在毫秒级骤升至稳态值的2倍以上(如10kA→25kA);
    • 电压崩溃:直流母线电压在100μs内跌落至接近零(图3)。
  2. 故障注入方法

    • 仿真实现:在Simulink中通过Fault Injection模块或修改信号值强制触发短路:

      % 示例:在t=0.1s时强制短路持续0.05s
      fault = sldv.fault('Cable_Positive/Negative', 'Constant', 0); 
      set_param(fault, 'StartTime', 0.1, 'StopTime', 0.15);
      [[190]][[188]]
      
    • 物理等效:在电缆侧并联可控开关器件(如IGBT),通过触发信号模拟瞬时短路。

  3. 故障传播与系统响应

    阶段时间尺度关键现象系统影响
    电容放电0-1ms电流骤升,电压骤降VSC闭锁保护触发
    二极管导通1-5ms续流二极管反向导通IGBT避免过压损坏
    稳态短路>5ms电流由电感维持电缆热应力剧增

三、P2P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挑战

  1. 稳定性威胁

    • 电压失稳:直流电压崩溃导致联网变换器失去功率平衡能力;
    • 保护配合难题:传统交流保护装置(如断路器)无法适应毫秒级故障切除需求;
    • 故障定位误差:RL模型在高阻故障时因忽略电容效应,定位误差可达10%(对比π模型)。
  2. 容错机制借鉴
    可引入P2P网络的二进制轮询协议(Binary Polling):

    • 通过分布式传感器(如电流微分探头)实现故障区段检测,响应时间<2ms;
    • 结合节点复制策略(Replication),在主控制器失效时切换备用系统。

四、系统优化与保护策略

  1. 改进故障定位方法

    • 双端行波法:利用故障点反射波时间差,定位精度达99%(±200m);
    • Prony算法改进:优化衰减系数提取,降低过渡电阻影响。
  2. 保护装置配置建议

    装置类型作用参数示例
    固态断路器(SSCB)快速切断故障电流动作时间<2ms 
    限流电抗器抑制𝑑𝑖/𝑑𝑡L=5mH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V)吸收过电压额定电压12kV 
  3. 控制策略增强

    • 虚拟阻抗控制:在VSC控制环中引入虚拟电阻,增强故障期间的阻尼比;

    • 功率调度冗余:通过DAB模块实现功率路径切换,隔离故障区。

五、总结

等效RL电缆模块为MVDC微电网提供了高效且精确的互连建模手段,而P2P故障研究揭示了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脆弱性。未来工作需聚焦于:

  1. 模型精细化:在长电缆场景中引入π型等效电路,提升高阻故障定位精度;
  2. 保护标准化:制定适用于±10kV等级的快速断路器技术规范;
  3. 智能恢复:结合P2P网络的动态路由算法,实现故障后拓扑自重构。

📚2 运行结果

 

 

🎉3 参考文献

文章中一些内容引自网络,会注明出处或引用为参考文献,难免有未尽之处,如有不妥,请随时联系删除。

[1]葛佳乐.电流模式DC/DC降压转换器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1.DOI:CNKI:CDMD:2.1011.194238.

[2]吴蕾.峰值电流模式PWM转换器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DOI:10.7666/d.d045044.

[3]吕敬,施刚,蔡旭,等.大型风电场经VSC-HVDC交直流并联系统并网的运行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 2015, 39(3):639-646.DOI:10.13335/j.1000-3673.pst.2015.03.009. 

[4]丁明,李小燕,毕锐,等.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合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J].电网技术, 2008, 32(16):6.DOI:CNKI:SUN:DWJS.0.2008-16-015.

🌈4 Simulink仿真实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