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管理者的困境——为何你累死,下属闲死?
清晨刚进办公室,下属迎面而来:“领导,客户方案遇到问题,您看怎么办?”你认真听完,拍拍他的肩:“我先想想,下午答复你。”
——这一刻,责任“猴子”已从下属背上跳到你肩头。
这种场景你是否熟悉?管理者80%的时间被下属的“请示型问题”占据,自己沦为“救火队长”,而团队却日渐依赖、失去思考能力。
这一切的根源,揭示的核心问题:责任错位的猴子。
PART 02 什么是“猴子”?为什么总跳回你背上?
管理大师威廉·翁肯(William Oncken)用“猴子”比喻工作任务中的“下一个行动步骤”。
当员工对你说:“领导,XX项目出问题了,怎么办?”时——猴子正悄悄把脚搭上你的肩膀。
经典转移场景:
- “这事必须您决定”→ 决策猴子跳过来
- “客户只认您”→ 救火猴子跳过来
- “等您确认才能继续”→ 进度猴子跳过来
后果:管理者忙成陀螺,员工能力萎缩,团队陷入反向授权的恶性循环
PART 03 六大规则:把猴子锁死在员工背上的实操指南
▶ 规则1:要么喂养,要么射杀(绝不让猴子饿死)
问题:任务悬而未决,最终变成你的责任
操作:
- 48小时法则:要求员工提出问题时必须附带解决方案
- “双选按钮”话术:“你是建议采用A方案还是B方案?明天下午3点我们讨论”
案例:某上市公司总监在办公室门口贴告示:“不带2个解决方案者禁入”。3个月后会议时间缩短60%
▶ 规则2:控制猴子数量(避免超载)
问题:下属同时抛来十几只猴子
操作:
- 建立“猴子收容所”:每天15:00-15:30为固定处理时间
- 紧急分级制:非生死攸关问题需预约(紧急标准由你定义)
工具:安肯自由量表——评估员工5级自主权(1级“等待指示”→5级“独立行动”),据此分配猴子数量
▶ 规则3:按约定时间喂养(拒绝随机投喂)
问题:员工随时敲门打乱节奏
操作:
- 猴子日历:所有任务明确下次汇报时间
- 标准化话术:“请准备好进展报告,周四10点我们专项讨论”
原理:心理学上的承诺一致性原则,书面约定提高执行率
▶ 规则4:面对面喂养(拒绝邮件黑洞)
问题:邮件往来十几次仍无进展
操作:
15分钟站立会:用白板明确三个要素:
✓ 当前进展(30字内)
✓ 卡点分析
✓ 下一步动作
案例:某IT公司用此法后,项目延期率下降45%
▶ 规则5:明确下次喂养时间(绝不模糊)
问题:“尽快完成”=永远未完成
操作:
- 双向确认法:“所以下次检查点是下周二14点,你确认可行吗?
- 猴子追踪表:共享文档实时更新责任人/截止日
▶ 规则6:一页纸报告(拒绝冗长)
问题:50页报告找不到重点
操作:
三栏式模板:
PART 04 让猴子管理真正落地的三个关键
1. 建立猴子可视化系统
- 猴子认领墙:每个任务贴便利贴,只写执行人名字(某快消总监用此法后人效提升230%)
- 猴子币制度:每自主解决1个问题积1分,10分兑换培训基金
2. 设计猴子反弹防护网当员工说:“客户非要您出面…”
→ 三步拦截法:
- 沉默5秒(让紧张感留在对方身上)
- 灵魂三问:“你已做哪些尝试?”“如果我不在,你会怎么做?”“需要什么资源支持?”
- 共同出席:“明天3点我带你去见客户,但主讲人是你”
3. 定期做猴子健康检查
每月猴王复盘会:
- 做得最成功的责任转移案例
- 仍在管理者背上的3只顽固猴子
- 下月重点放养的2只猴子
PART05 真正的领导力,是让团队觉得“没有你,他们依然能赢”
英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曾感慨:“管理者最大的失败,是培养了一群遇事就喊‘妈妈’的巨婴”。
当你开始实践猴子管理,初期可能遭遇下属的抵触:“领导是不是在甩锅?”请记住翁肯的洞见:把猴子还给员工,不是推卸责任,而是给予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
某位践行此法的高管在离职时,下属联名请求新领导沿用该制度——因为他们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猴王”。
管理者的终极成就,不是背起更多猴子,而是让每只猴子找到真正的主人。
猴子管理本质上是责任的艺术,
它需要管理者具备勇气——
放手的勇气,
信任的勇气,
以及让员工在试错中成长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