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36)
  • 收藏
  • 关注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内核(LiteOS-A)【文件系统】下

所谓对接VFS层,其实就是指实现VFS层定义的若干接口函数,可根据文件系统的特点和需要适配其中部分接口。一般情况下,支持文件读写,最小的文件系统适配看起来是这样的:适配Mount接口Mount是文件系统第一个被调用的接口,该接口一般会读取驱动的参数,根据配置对文件系统的进行初始化,最后生成文件系统的root节点。Mount接口的定义如下:其中,第一个参数struct Mount *mount是Mount点的信息,适配时需要填写的是下面的变量:第二个参数struct Vnode *b

2025-06-27 21:22:31 763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内核(LiteOS-A)【文件系统】上

虚拟文件系统(VFS)是操作系统内核中的抽象层,为异构文件系统提供统一接口。OpenHarmony的VFS通过Vnode树结构实现路径搜索,支持FAT、JFFS2、NFS等多种文件系统类型。开发流程包括挂载分区、文件操作和卸载分区,示例展示了从创建目录到读写文件的完整操作。系统通过函数指针分发调用、Vnode缓存管理、PathCache加速访问等机制提升性能。各文件系统特性不同:FAT兼容性强但文件大小受限,JFFS2针对闪存优化,NFS实现网络共享,procfs提供进程信息查询。开发者需根据介质特性和需求

2025-06-27 20:14:22 1042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内核(LiteOS-A)【扩展组件】下

摘要:OpenHarmony LiteOS-A内核提供LiteIPC轻量级进程间通信机制和容器隔离功能。LiteIPC采用设备文件接口,通过ServiceManager管理服务注册与权限控制,内核维护IPC消息队列实现进程通信。容器隔离包含7种类型(UTS、PID、Mount等),通过进程控制块实现资源隔离,支持clone/unshare/setns等操作管理容器生命周期。功能采用编译宏控制,最大支持LOSCFG_KERNEL_CONTAINER_DEFAULT_LIMIT个容器,其中PID和User容器支

2025-06-27 17:08:57 944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内核(LiteOS-A)【扩展组件】中

OpenHarmony系统的动态加载与链接机制由内核加载器和动态链接器组成,实现应用程序和共享库的运行时链接。动态链接的优势包括代码共享、节省存储空间、便于升级和地址随机化安全防护。内核通过mmap映射ELF文件,动态链接器负责符号重定位。此外,系统还采用VDSO(虚拟动态共享库)机制,通过内存映射方式让用户态程序快速读取内核数据,实现特定系统调用加速。当前VDSO支持clock_gettime的COARSE模式,适用于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但频繁调用的场景。整体机制提升了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2025-06-27 15:36:57 915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内核(LiteOS-A)【扩展组件】上

摘要:OpenHarmony LiteOS-A通过系统调用实现用户态与内核态交互,用户程序通过POSIX接口触发SVC/SWI异常进入内核态,由SyscallHandler解析并执行内核处理函数。新增系统调用需在LibC库和内核中同步定义调用号,实现用户态接口和内核处理函数。示例展示了新增系统调用的完整流程:定义调用号521,实现用户态newSyscallSample()和内核态SysNewSyscallSample(),调用验证时用户态和内核态均输出参数值。开发者应优先使用POSIX接口,系统调用清单见s

2025-06-27 14:05:29 869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内核(LiteOS-A)【时间管理】

OpenHarmony系统时间管理与软件定时器开发指南 本文介绍了OpenHarmony LiteOS-A内核的时间管理、软件定时器和原子操作功能。时间管理模块基于系统时钟Tick提供时间转换、统计和延迟服务,可将毫秒与Tick互相转换。软件定时器通过系统Tick模拟硬件定时器,支持单次触发、周期触发和自定义删除模式,需注意回调函数中避免阻塞操作。原子操作模块利用ARMv6的LDREX/STREX指令实现安全的内存访问,提供32/64位数据的读写、加减、比较交换等原子操作接口。开发指南包含配置说明、API接

2025-06-26 21:58:08 795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内核(LiteOS-A)【内核通信机制】下

读写锁是一种多任务同步机制,允许多个读操作并发访问共享资源,而写操作独占访问。其具有读模式、写模式和无锁三种状态,适用于读多写少的场景。开发流程包括创建/删除读写锁、申请/释放读写锁(支持阻塞和非阻塞模式)等操作。用户态快速互斥锁(Futex)是用户态与内核态协同的锁机制,通过哈希桶管理锁状态,支持等待、唤醒和调整锁位置操作。信号机制则提供进程间异步通信能力,支持信号注册、发送和回调处理。这些机制在多任务环境下提高并发性能,但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优先级反转等问题。

2025-06-26 19:59:28 715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内核(LiteOS-A)【内核通信机制】中

本文介绍了互斥锁和消息队列两种任务间通信机制。互斥锁用于实现对共享资源的独占访问,具有优先级继承和递归持有等特性,开发流程包括初始化、申请、释放和销毁。消息队列用于任务间异步通信,支持先进先出读写,开发流程包括创建队列、读写操作和删除队列。文中通过代码示例演示了两种机制的使用方法:互斥锁示例展示了不同优先级的任务对同一资源的访问控制;消息队列示例展示了任务间的异步消息传递。这两种机制在多任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开发者需根据场景合理选择和使用。

2025-06-26 17:25:22 630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内核(LiteOS-A)【内核通信机制】上

示例中,任务Example_TaskEntry创建一个任务Example_Event,Example_Event读事件阻塞,Example_TaskEntry向该任务写事件。其他情况会根据超时时间以及事件触发情况,来决定返回时机:等待的事件条件在超时时间耗尽之前到达,阻塞任务会被直接唤醒,否则超时时间耗尽该任务才会被唤醒。:会向事件控制块写入指定的事件,事件控制块更新事件集合,并遍历任务链表,根据任务等待具体条件满足情况决定是否唤醒相关任务。事件(Event)是一种任务间通信的机制,可用于任务间的同步。

2025-06-26 15:53:13 561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内核(LiteOS-A)【中断及异常处理】

本文介绍了中断机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操作系统中的应用。中断是指CPU暂停当前程序转而处理紧急事务的过程,通过中断控制器实现外设与CPU的协作,提高系统实时性和效率。文章详细阐述了异常处理机制、中断运行原理(以ARM Cortex-A7为例),并提供了中断模块的开发接口说明,包括创建/删除中断、开关中断等功能。最后通过编程实例演示了中断创建和删除的具体实现,测试结果显示操作成功。该机制有效优化了CPU资源利用率,是操作系统实现高效任务调度的关键技术。

2025-06-26 14:04:19 1021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内核(LiteOS-A)【内核启动】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操作系统内核态和用户态的启动流程。内核启动分为汇编阶段(CPU初始化、MMU设置等)和C语言阶段(OsMain函数主导的内核基础初始化),采用模块化启动框架支持外部功能注册。用户态启动首先运行根进程(init),作为所有用户进程的祖先,负责启动关键服务和回收僵尸进程。文章还提供了内核模块注册的编程示例,并说明用户程序可通过shell命令或POSIX接口启动。整个启动过程体现了从硬件初始化到系统服务加载的层次化设计思想。

2025-06-25 20:55:41 988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内核(LiteOS-A)【概述】

OpenHarmony轻量级内核包含LiteOS-M和LiteOS-A两类内核,分别面向IoT设备的不同应用场景。LiteOS-A内核适用于小型系统,支持多进程、虚拟内存等特性,具有丰富的POSIX接口和HDF统一驱动框架。其模块化架构包括基础内核、扩展组件和文件系统等,实现了内核与硬件的高度解耦。该内核优化了网络性能,支持多种通信机制,并通过安全性设计保障系统可靠运行,为开发者提供了友好的开发体验和统一的生态系统能力。

2025-06-25 19:49:03 881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Shell】

OpenHarmony内核提供了基础的Shell调试功能,支持系统、文件、网络等常用命令操作,并允许用户添加自定义命令。Shell暂不支持Tab补全和回退功能,部分命令需通过makemenuconfig开启。主要命令包括:文件操作类(cat/cd/cp/ls/mkdir/rm/touch)、系统信息类(date/free/memusage/task)、网络类(ifconfig/ping)以及调试工具(stack/hwi/st)。这些功能主要用于调试目的,使用时需注意各命令的参数格式和适用条件。

2025-06-25 17:26:14 729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LMS调测

摘要:LMS(LiteMemorySanitizer)是OpenHarmony LiteOS-M内核的内存检测工具,用于实时检测缓冲区溢出、释放后使用和重复释放等内存错误。通过影子内存映射标记内存状态(可读写/不可读写/已释放),在编译时插入检测代码进行合法性校验。开发流程包括配置LMS宏、修改编译选项(添加-fsanitize=kernel-address)及分析错误输出。示例代码演示了内存溢出和释放后使用场景,LMS能精确定位错误位置并输出详细诊断信息(错误类型、操作、任务上下文及内存状态)。该工具显著

2025-06-25 16:18:13 995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Trace调测】

OpenHarmony LiteOS-M内核的Trace调测功能通过Hook框架实现内核运行流程追踪,提供离线模式和在线模式两种工作方式。该功能允许开发者记录任务切换、中断等事件信息,支持自定义事件插桩和事件过滤,通过API控制启停和数据处理。典型使用流程包括配置Trace参数、设置事件掩码、启动/停止记录以及数据导出分析。Trace模块可有效辅助开发者定位时序问题,理解内核运行过程,提供的LOS_TRACE_EASY和LOS_TRACE接口支持不同复杂度的自定义事件追踪需求。

2025-06-25 14:05:56 850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异常调测】

摘要: OpenHarmony LiteOS-M提供异常接管功能,用于调试运行时问题。通过分析异常类型、CPU现场、任务堆栈等信息,开发者可追溯函数调用关系。栈帧保存函数参数、变量等,ARM32架构中利用FP寄存器回溯父函数栈帧。接口包括LOS_BackTrace(打印调用栈)和LOS_RecordLR(获取调用栈)。使用步骤:1.配置宏(如调用栈深度);2.触发异常后查看串口输出;3.结合反汇编文件定位异常指令及调用链。示例代码模拟异常,输出包含PC、LR等寄存器值,通过解析LR值逐步回溯父函数,最终确定

2025-06-24 19:39:11 697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内存调测】

内存调测方法提供了动态内存问题定位手段,主要包括:1)内存信息统计功能,可获取内存池水线、碎片率等关键指标;2)内存泄漏检测功能,通过记录调用关系定位泄漏点;3)踩内存检测功能,实时检测内存完整性。开发时需配置相关开关宏(如LOSCFG_MEM_WATERLINE、LOSCFG_MEM_LEAKCHECK等),调用LOS_MemInfoGet等接口获取内存状态信息。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监控内存使用、检测泄漏和踩内存问题,输出结果包含节点地址、大小及调用栈信息,通过分析前后差异可定位问题源头。注意开启检测功能会

2025-06-24 17:25:46 715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扩展组件】

摘要: 本文介绍了OpenHarmony LiteOS-M内核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C++支持、CPU占用率统计、动态加载和文件系统四部分内容。在C++支持方面,系统通过LOS_CppSystemInit函数实现构造函数初始化。CPU占用率统计功能提供了任务级记录机制,支持系统、任务和中断三种占用率查询。动态加载组件基于ELF标准,支持共享库的加载与符号重定位。文件系统部分详细说明了VFS抽象层及FATFS、LittleFS两种文件系统的移植方法、接口规范和使用示例,包括分区管理、格式化、挂载卸载等操作流程。

2025-06-24 16:17:28 824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时间管理】

OpenHarmony LiteOS-M内核时间管理与软件定时器技术解析 本文介绍了OpenHarmony LiteOS-M内核的时间管理模块与软件定时器实现方案。时间管理模块基于系统时钟(Tick)提供时间转换和统计功能,支持毫秒/微秒与Tick的相互转换,以及系统时钟、Cycle计数等接口。软件定时器通过系统Tick模拟实现,支持单次触发、周期触发等模式,最大定时器数量可配置。文章详细阐述了时间单位定义、接口功能、开发流程,并通过代码示例演示了时间转换、定时器创建与使用,以及双向链表在定时器管理中的应用

2025-06-24 14:01:19 804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内核通信机制】

文章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四种轻量级系统任务间通信机制:事件、互斥锁、消息队列和信号量。事件机制支持任务间同步操作,提供初始化、读写、清零和销毁接口。互斥锁用于共享资源的独占访问,解决优先级翻转问题。消息队列实现异步通信,支持消息缓冲和超时机制。信号量可用于同步或互斥访问,通过计数器管理资源。每种机制均包含控制块结构、运行原理、接口说明、开发流程和编程实例,并附有验证结果。文章还强调了使用注意事项,如中断环境下限制、优先级管理和资源释放等关键点。 (字数:150)

2025-06-23 22:21:59 692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内存管理】

OpenHarmony LiteOS-M内存管理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静态内存管理采用固定大小的内存块,通过初始化预设的静态内存池进行分配,具有高效无碎片特点,适用于固定大小内存需求场景。动态内存管理基于优化的TLSF算法实现按需分配,支持多段非连续内存区域合并,通过位图标记和空闲链表管理不同大小的内存块,适合变长内存需求但存在碎片问题。两种方式都提供初始化、分配、释放等接口,并通过编程示例展示了从内存池申请内存块、读写数据及释放的全流程操作验证。静态内存适合确定性需求,动态内存则提供更灵活的按需分配能力

2025-06-23 19:58:02 952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任务管理】

OpenHarmony LiteOS-M任务管理提供了多任务调度能力,支持32个优先级(0-31)的抢占式调度和时间片轮转机制。任务状态包括就绪、运行、阻塞和退出态,通过状态迁移实现任务切换。系统提供丰富的API接口,包括任务创建/删除、状态控制、优先级设置、信息获取等功能。开发流程通常包括:锁任务调度→创建任务→解锁调度→任务控制等步骤。示例代码展示了两个不同优先级任务的创建与调度过程,通过延时、挂起、恢复等操作验证了优先级调度机制。需要注意任务栈大小对齐、资源回收等细节,以及特定任务(如Idle任务)不

2025-06-23 17:55:13 657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中断管理】

摘要:中断是CPU处理紧急事务的机制,通过中断号触发对应处理程序,提高系统效率。文章介绍了中断概念(中断号、优先级、处理程序等)和OpenHarmony LiteOS-M内核中断接口(创建、删除、触发等),并提供了编程实例展示中断注册、触发和删除流程,最后演示了运行结果验证中断机制的正确性。

2025-06-23 16:15:48 579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内核(LiteOS-M)【Shell】

OpenHarmony内核Shell提供系统调试功能,支持文件(cat/cd/cp/ls/mkdir/rm等)、网络(ifconfig/ping)和内存(free/memusage)等命令操作,部分功能需通过makemenuconfig开启。调试工具包括任务监控(task/stack)、中断分析(hwi)和调度追踪(st)等,但注意这些功能可能影响性能。Shell目前不支持Tab补全等交互功能,主要用于基础调试场景。用户可根据需求添加自定义命令进行功能扩展。

2025-06-22 19:50:23 457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和小型系统三方库移植指南(二)

本文以yxml库为例,详细介绍了Makefile方式组织编译的库移植到OpenHarmony平台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1)获取yxml源码并了解其目录结构;2)修改Makefile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使用clang替换gcc并设置相关编译选项;3)执行编译命令生成静态库和测试用例;4)测试方法说明,由于OpenHarmony不支持脚本运行,需手动输入测试文件内容进行验证;5)将库整合到OpenHarmony工程中,通过编写BUILD.gn和config.gni文件实现GN构建系统对接。移植过程涉及工具链配置

2025-06-21 22:22:28 954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轻量和小型系统三方库移植指南(一)

本文为OpenHarmony开发者提供了基于CMake方式的三方库移植指南,重点适用于Hi3516DV300和Hi3518EV300平台。指南详细介绍了通过修改工具链实现交叉编译的步骤:包括设置Clang工具链参数、执行编译命令、验证生成文件等关键环节。同时阐述了如何将移植后的库集成到OpenHarmony工程中,通过添加GN适配文件实现构建流程整合。文中以double-conversion库为例,展示了从源码获取、交叉编译配置到测试验证的完整流程,并提供了目录结构说明和关键配置文件示例。该方案可推广至其他

2025-06-21 19:57:57 678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标准系统移植指南(二)Linux内核

本文介绍了将OpenHarmony快速移植到三方芯片平台的方法,重点基于现有Linux内核进行移植。主要内容包括:1) 将OpenHarmony分为内核态层和用户态层,内核态移植是重点难点;2) 提供两种获取内核态层的方法,重点介绍借助三方Linux内核的方案;3) 以树莓派3b为例,详细说明移植步骤:构建环境准备、内核态基础代码移植、HDF驱动框架移植;4) 可选HDF测试用例编译和执行方法。该方法可帮助开发者快速完成OpenHarmony到新硬件平台的移植。

2025-06-20 20:49:02 562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标准系统移植指南(一)

本文以移植名为MyProduct的开发板为例讲解移植过程,假定MyProduct是MyProductVendor公司的开发板,使用MySoCVendor公司生产的MySOC芯片作为处理器。定义产品在//vendor/MyProductVendor/{product_name}名称的目录下创建一个config.json文件,该文件用于描述产品所使用的SOC 以及所需的子系统。配置如下:},...主要的配置内容配置项说明(必填)产品名称version(必填)版本type。

2025-06-20 15:31:25 887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标准系统移植指南(一)

本文以移植名为MyProduct的开发板为例讲解移植过程,假定MyProduct是MyProductVendor公司的开发板,使用MySoCVendor公司生产的MySOC芯片作为处理器。定义产品在//vendor/MyProductVendor/{product_name}名称的目录下创建一个config.json文件,该文件用于描述产品所使用的SOC 以及所需的子系统。配置如下:},...主要的配置内容配置项说明(必填)产品名称version(必填)版本type。

2025-06-19 20:59:25 641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芯片移植指南(三)驱动移植

摘要: OpenHarmony驱动开发分为平台驱动和器件驱动两类。平台驱动移植需创建驱动文件(如GPIO驱动),实现HDF驱动框架要求的初始化、绑定和释放接口,并完成构建配置。器件驱动如LCD、触摸屏需注册相应模型实例,WLAN驱动需实现芯片驱动工厂接口。所有驱动需在device_info.hcs中配置加载信息,包括模块名称、优先级等参数。开发时应遵循HDF框架接口规范以确保跨OS兼容性,避免使用OS专用API。移植过程涉及驱动代码编写、构建脚本修改和产品配置等多个步骤。

2025-06-19 18:15:44 921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芯片移植指南(二)

LiteOS-A内核移植主要针对ARMv7-a架构芯片,涉及基础适配三部分工作:新增硬件配置参数文件(target_config.h)、定义内存映射数组(g_archMmuInitMapping)和多核处理函数(SmpOps)。移植需遵循内核启动框架的10个层级初始化流程,通过LOS_MODULE_INIT注册模块。验证阶段需确保系统启动后能进入内核态shell并运行基本命令。Linux内核移植则基于4.19LTS版本,需准备芯片专用config文件、内核补丁,通过编译构建生成镜像后,重点验证init进程、

2025-06-19 16:24:20 753

原创 鸿蒙OH南向开发 小型系统芯片移植指南(一)

本文介绍了OpenHarmony小型系统移植到新开发板的方法,包括内核选择(LiteOS-A或linux)、编译环境搭建和芯片解决方案创建。详细说明了目录结构、配置文件编写要点和编译流程,并提供了海思hispark_taurus开发板作为示例。移植需要掌握嵌入式开发知识,系统支持ARM/MIPS/X86等架构,适配不同存储和文件系统。文章最后指导如何执行编译调试。

2025-06-18 14:14:37 818

原创 鸿蒙OpenHarmony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芯片内核移植

本文介绍了OpenHarmony系统中芯片架构移植的关键步骤。首先说明移植芯片架构是内核移植的基础,当系统不支持目标架构时需由厂商自行适配,并详细列出了已支持的架构类型。随后阐述了将厂商SDK整合进OpenHarmony编译框架的流程,包括文件目录配置、编译脚本编写和参数设置等。文章重点说明了内核配置文件的定制方法,列举了主要配置项及其作用。最后介绍了添加内核子系统和特性开关配置的方法,包括如何通过修改config.json文件来启用或禁用特定功能。整个移植过程涉及芯片架构适配、SDK整合、内核配置和子系统

2025-06-17 14:47:55 709

原创 鸿蒙OpenHarmony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芯片移植指南(三)

OpenHarmony芯片移植完成后需进行兼容性测试和SDK功能验证。兼容性测试需在配置文件中添加test子系统和xts_acts部件,链接指定XTS库文件(如libmodule_ActsXxxTest.a),通过串口查看测试报告并整改失败项。同时需验证芯片SDK的Wi-Fi、蓝牙等基础功能。内核堆内存配置可通过修改LOSCFG_SYS_EXTERNAL_HEAP等宏实现,需确保内存区域未被占用。测试过程有助于提前发现缺陷,提升代码质量。(149字)

2025-06-16 21:28:37 375

原创 鸿蒙OpenHarmony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芯片移植指南(二)

本文介绍了OpenHarmony系统中安全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和外设驱动子系统的移植方法。安全子系统移植需适配硬件随机数接口,包括修改配置文件、配置宏定义和实现硬件随机数接口。通信子系统移植涉及Wi-Fi和蓝牙功能适配,需根据接口规范实现相应功能。外设驱动子系统提供设备操作接口,建议轻量级系统采用IOT子系统方式进行适配。此外还说明了分布式任务调度和DFX等无需移植的子系统的配置方法。移植过程中需注意不同版本间的接口差异,根据实际代码进行适配。

2025-06-16 20:26:30 563 1

原创 鸿蒙OpenHarmony南向开发 轻量系统芯片移植指南(一)

OpenHarmony系统采用"系统>子系统>部件"层级架构,支持功能模块化裁剪。本文介绍了关键子系统及移植方法:1)启动恢复子系统负责内核到应用间的进程初始化,需配置启动入口标识及链接脚本;2)文件子系统提供基础文件操作接口,需适配HAL层文件读写功能,可通过Flash模拟、轻量文件系统或厂商自有方案实现。移植过程需修改config.json配置,添加对应组件定义及功能实现。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开发者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所需子系统功能。

2025-06-16 18:22:21 997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