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服务-云原生
文章平均质量分 91
大手你不懂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Java生态中主流的熔断技术介绍及选型建议
分布式系统中,熔断机制是保障稳定性的核心技术,主流方案包括Hystrix、Resilience4j和Sentinel。Hystrix功能全面但已停更,适合遗留系统;Resilience4j轻量高效,支持现代Java技术栈;Sentinel专为高并发设计,提供动态规则配置。本文详细解析了各框架的技术原理、优劣势、适用场景及配置示例,帮助开发者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合理选型。原创 2025-07-31 11:38:15 · 845 阅读 · 0 评论 -
从 0 到 1 学会 Resilience4j——Java 服务稳如老狗的“护身符”(小白也能看懂)
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之间的调用如同 “多米诺骨牌”,一个服务的故障可能引发级联失败。Resilience4j 正是为此而生的轻量级容错库,它通过熔断器、限流、重试等机制,让系统在面对网络波动、服务宕机时依然保持稳定。想象一个电商系统:当库存服务因流量激增而响应缓慢时,Resilience4j 会自动断开连接(熔断器),防止其他服务被拖垮;同时限制每秒请求数(限流),并在故障恢复后自动重试(重试机制)。这就像给系统穿上 “防弹衣”,让它在复杂环境中屹立不倒。原创 2025-07-28 23:34:37 · 741 阅读 · 0 评论 -
Resilience4j 实战—使用方式及配置详解
Resilience4j提供了三种灵活的使用方式:1)注解形式(推荐Spring Boot项目),通过@CircuitBreaker等注解实现低侵入式配置;2)代码配置形式,手动创建Config实现动态参数调整;3)配置文件形式,通过yaml集中管理参数,支持环境差异化配置。配置层级按功能类型→实例名→参数结构定义,支持全局默认配置和批量匹配接口两种批量生效方式。全局配置通过configs.default设置基础参数,批量匹配可通过自定义AOP切点对特定包下所有接口统一应用熔断等功能,实现灵活的系统保护策略原创 2025-07-28 22:51:44 · 737 阅读 · 0 评论 -
【Spring Cloud Gateway 实战系列】基础篇:路由、断言、过滤器、负载均衡深度解析
在微服务架构中,API 网关是流量的统一入口,承担着路由转发、流量管控、安全防护等核心职责。Spring Cloud Gateway 作为 Spring 官方推荐的第二代网关,基于 Spring 5.0、Spring Boot 2.0 和 Project Reactor 构建,提供了高性能的响应式编程模型和丰富的扩展能力。本文将从基础入手,深入讲解路由、断言、过滤器、负载均衡及与 Nacos 的集成,帮助读者快速掌握 Gateway 的核心技术。原创 2025-07-23 10:47:42 · 967 阅读 · 0 评论 -
从服务实例的元数据中获取配置值 vs 从本地配置文件中获取配置值
在微服务架构中,正确地管理和使用配置信息是确保系统灵活性和可维护性的关键。然而,开发者常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是从服务实例的元数据中获取配置值(如 instance.getMetadata().get("weight")),还是从本地配置文件中获取配置值(如 @Value("${weight}"))?这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可以互换?原创 2025-07-18 11:21:48 · 1007 阅读 · 0 评论 -
微服务架构的演进:迈向云原生——Java技术栈的实践之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服务架构正逐步向云原生(Cloud Native)演进。云原生不仅是一种技术体系,更是一种开发和运维理念的革新。本文将以Java技术栈为例,结合Kubernetes(K8s)、服务网格(Istio)等关键技术,探讨微服务如何通过云原生实现高效、弹性、可观测的现代化架构。原创 2025-07-10 15:51:43 · 1104 阅读 · 0 评论 -
微服务架构的演进:迈向云原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软件开发模式经历了从单体应用到微服务架构的重大转变。而在今天,微服务架构正朝着**云原生(Cloud Native)**的方向发展。本文将探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微服务架构转变为云原生,并介绍这一转型带来的主要优势和技术挑战。原创 2025-07-04 16:15:27 · 383 阅读 · 0 评论 -
云原生灰度方案对比:服务网格灰度(Istio ) 与 K8s Ingress 灰度(Nginx Ingress )
本文对比了服务网格灰度(以Istio为例)与Kubernetes Ingress灰度两种主流灰度发布方案。服务网格工作在L7网络层,支持全链路精细流量控制,适合复杂微服务场景,但部署复杂且资源消耗较高;K8s Ingress则聚焦集群入口流量,实现简单但功能有限。选型建议:简单场景使用K8s Ingress,复杂需求采用服务网格。随着云原生发展,服务网格将成为主流,企业可根据业务规模和技术能力渐进式演进方案。原创 2025-06-25 23:04:29 · 1170 阅读 · 0 评论 -
企业级 Java 应用灰度发布设计方案与实践全解析
摘要:灰度发布作为互联网产品迭代的关键技术,通过渐进式部署实现风险可控、快速验证和平稳过渡。文章系统剖析了6种主流实现方案:代码硬编码、配置中心、网关层、服务网格、Kubernetes Ingress和Java Agent,对比了各方案的技术复杂度、业务侵入性和适用场景。针对中大型系统,推荐采用配置中心或网关层方案实现灰度规则与业务解耦;云原生环境建议结合服务网格或K8s Inress;遗留系统可采用Java Agent改造。原创 2025-06-25 22:58:03 · 116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