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系统各阶段状态含义,一文带你全面掌握!告别投稿小白!

知识小站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创建的一个引文数据库。它收录了全球各学科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SCI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1. 引文追踪:SCI允许研究者通过引文关系追踪学术文献的引用情况,从而了解某一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及其在科学界的传播情况。
  2. 影响因子: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衡量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3. 全球认可度:SCI被全球的学术机构、科研单位广泛认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往往被视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4. 学术评价工具:SCI是科研人员、学术机构、资助机构等用来评估科研成果的重要工具,对学术评价、职称晋升、项目申请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SCI已经成为全球科学界普遍使用的重要文献资源,是评估科研水平和影响力的关键工具。

一篇 SCI 学术论文在完成稿件撰写后,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审稿。而作为学术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专家需要对稿件进行多轮审稿,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这一工作。

对于刚进入科研领域的同学来说,往往搞不清楚稿件投稿后的各个状态具体的含义小编来聊一聊稿件在审稿的具体流程及各阶段状态的含义, 建议收藏!

SCl论文投稿的13种状态

1.【Submitted to journal】(稿件提交)

代表文章提交成功。在这一阶段,需要作者确认自己所提交的文件是否符合期刊的投稿要求,包括格式、内容、摘要、参考文献等,同时也要留意期刊的审核时间和流程。


2.【Manuscript received by Editorial office】(收到稿件)

此时你的文章已经到编辑部了,表明文章投稿成功。


3.【Submission incomplete】(稿件退回给作者)

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论文存在格式错误、缺失部分内容等问题,期刊可能会将稿件退回给作者,此时作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修改完善,并重新提交。


4.【with editor】(稿件被分配)

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会先到主编那里,然后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

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

① Editor assigned 编辑指派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一该编辑最初接手了你的论文,并发送了审稿邀请。但之后,由于一些特殊情况,他选择了拒绝邀请。之后会再给你的论文指派一位新编辑,由新的编辑来跟进审稿进度。


5.【Reviewer(s) invited】(已邀请审阅者)

该过程有时候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其中原因是编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稿人,这时投稿者可以向编辑推荐审稿人。


6.【Under review】(审稿人正在审稿)

这大概率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刊通常会限定审稿人审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


7.【required reviewers completed】(审稿结束)

表示已经有足够多的审稿人意见完成,并已经返回给编辑


8.【Decisionin Process】(等待稿件处理意见)

到这一步,编辑开始考虑是给修改还是直接拒,也有可能直接接受,但可能性很小。


9.【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小修/大修)

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

修改后一般会再发给审稿人看,所以一定要细心的回答每一个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态度要谦逊,要让审稿人觉得他提的每个问题都很有水准的,然后针对他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做出答复,能修改的修改,不能修改的给出理由,而且都要列出来,文章的哪一段哪一行修改了最好都说出来!


10.【Revision Submitted】(返修)

当作者完成稿件的修改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提交给期刊方受理。


11.【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反复循环)

返修的稿件将再次进入新一轮的审稿程序。整个流程可能多次反复循环,直到最后一轮出具审稿结果。


12.【Accepted】(接受/录用)

如果稿件最终被期刊接受,作者将会收到来自期刊的最后确认通知,并根据期刊的要求完成后续处理工作,例如交纳版面费、修改文章等。


13.【Reject】(拒稿)

看到这个也不要太灰心,耐心把评审意见看完,,一般评审者会给出有益的建议。


结语

一篇 SCI 论文从撰写到发表往往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和时间,科研工作者经常面临被拒稿、反复修改等环节。

希望大家应该保持平常心态,认真打磨好文章,耐心等待审稿,对审稿意见进行认真的回复和修改。

祝大家都能收获许多「Accept」!

<think>好的,用户问的是“终审已审回”的意思。首先需要明确这个术语出现的场景,通常是在学术论文投稿或者某些评审流程中。接下来,要理解“终审”指的是最后的审查阶段,而“已审回”可能意味着评审已经完成并返回了结果。 可能需要先搜索学术出版流程中的常见状态,比如期刊投稿系统状态解释。查一下各个阶段,比如初审、外审、终审等。终审通常由主编或编委会进行最后决定,所以“终审已审回”可能意味着主编已经做出了决定,结果可能是接受、修改或拒稿。 另外,还要考虑其他可能的领域,比如法律案件或专利申请,但根据常见情况,学术论文的可能性更大。需要确认不同领域的术语差异,确保回答准确。 然后,整合信息,分点解释“终审已审回”的含义,可能的结果,以及作者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确保不使用第一人称,步骤词汇,按照用户的要求分方法或步骤,换行分隔。最后生成相关问题,要基于用户的问题和回答内容,比如结果的可能性、后续步骤、与其他状态的区别等。</think>“终审已审回”是学术论文投稿或项目评审流程中的常见状态术语,表示最终审查阶段的评审意见已返回至编辑部或相关管理部门。此状态通常出现在同行评审的最后环节,具体含义和后续流程如下: **核心含义** 终审阶段由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会成员完成,主要评估论文的学术价值、创新性及是否符合期刊定位。状态变更为“终审已审回”表明: - 所有评审流程已完成 - 最终决定已形成 - 系统进入结果处理阶段 **可能结果** $$P(结果)=\begin{cases} 录用 & \text{直接接收(约10-20%)} \\ 小修/大修 & \text{需补充实验或修改内容(最常见)} \\ 拒稿 & \text{不符合期刊要求} \end{cases}$$ **后续操作建议** 1. 登录投稿系统查看具体审稿意见 2. 关注邮箱通知(编辑部通常会在1-3个工作日内发送正式邮件) 3. 若超过5个工作日未收到通知,可礼貌询问编辑部进度 期刊处理周期存在差异,核心期刊终审时间可能持续2-4周,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更快。部分系统会同步显示“Decision in Process”等关联状态作为补充说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