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是现代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促进了师生间的双边活动。这种教学形态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更加注重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涵盖了教育者和学习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双边活动。它的特点包括网络化、智能化,并强调信息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教学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并强调协作学习和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学设计的一般框架包括过程优化、系统方法基础和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涵盖了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它们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设计的流程包括教学任务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学习情境、学习内容特征分析以及学习资源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学习策略、认知工具设计、管理与帮助设计、流程总结与强化设计、以及学习效果的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也包括学生作品的范例设计,具体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分析、评价量规设计、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评价修改以及教学过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学生应达到的水平或能力,设计真实的任务和有针对性的问题,根据任务和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资源查找与提供的方式。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梳理,使之合理有序,将教学过程落实成文字呈现的信息化教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还需要设计学生的电子作品范例,尤其是在要求学生完成电子作品进行学习时,教师应事先做出范例。在评价信息化学习,特别是电子作品时,用量规进行评价,可以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对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设计,包括实施时间表、分组方法、上机时间分配、实施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软硬件以及文档等。评价修改需要随时进行,并伴随设计过程的始终,以便对教学各环节进行调控,获得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要点问题或主题的设计、自主学习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都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设计信息化教学方案时,要考虑到单元教学计划、学生电子作品范例、信息化教学学生作品评价量规以及教学支持材料和单元实施方案。
绘制教学流程图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以图例的形式清晰地说明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流程,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