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是利用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无需人工直接干预就能实现预期目标的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它涉及到多种自动化设备和仪表,如PLC、传感器、断路器等,以及用于处理测量、操纵等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比如计算机硬件、嵌入式工业计算机、工控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视频监视和通信系统设备、通信连接器、CAD/CAM、数据库软件、自动化软件以及数据分析软件等。在工业自动化中,远程控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传感器、控制器、数据收集服务器、存储传输互联网体系架构以及远程控制计算机等,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信号监测、数据交互、数据分析、运行控制等功能。 物联网(IoT)的体系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通过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技术自动识别、采集和感知获取物品的标识信息、属性信息和周边环境信息。网络层借助Internet、移动通信网、无线传感网等技术实现信息的聚合和传输。应用层通过云计算、模糊识别、数据挖掘、语义分析等智能计算技术对物品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融合处理,实现对物理世界的高度认知和智能化决策控制。 物联网与工业自动化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几个方面。物联网的目标是实现对物理世界的高度认知和智能化决策控制,而工业自动化则涵盖了采集、传输、计算等环节。两者在技术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远程控制和物联网中的全面识别、信息传输、智能化处理等。物联网强调海量数据处理、无线通信传输、智能化控制,这些功能可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工业远程控制。例如,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生产设备互联,利用信息平台设置生产参数,自动抄录各种生产数据,并实时获取和告知生产现场的当前数据。 工业物联网的实现条件包括生产设备互联、物品识别定位系统、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呼叫、能耗自动检测系统、生产现场重要信息远程告知、生产配件和产品防盗系统、生产考核系统、环保监测系统等。工业物联网的设计则涵盖生产追溯管理系统、安全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仓储物流管理系统等。以生产追溯管理系统(MTS)为例,其总体目标是实现生产流水线的每个工序的生产状况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操作的准确化和系统化,建立产品生产控制跟踪,实现从成品到半成品到原料的可监控可追溯,完成产品生产的内部流程追溯管理以及外部进出的源头追溯和数据管理。系统通常采用RFID或条码进行数据管理和追溯,确保每个单位物料到产品的唯一性。基本功能包括物料的ID扫描,记录部品使用及现有状况和来源,以及跟踪半成品生产细节,便于问题追踪和采取措施。 总结而言,物联网与工业自动化在技术上是相通的,物联网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工业自动化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更为高效和精准的工业生产管理和控制。工业物联网通过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为现代工业生产提供了数据采集、信息处理、远程监控和智能化决策支持,是推进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




























剩余20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3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网络营销实务专题培训.pptx
- 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x
- 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前预测题上午部分.doc
- 三维软件介绍教育课件.ppt
-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电表设计.doc
- 新中大事行财政软件日常账务操作手册带图.doc
- 化工生产系统安全检查.doc
-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网络营销与策划》判断题题库及答案.pdf
- 医学数据挖掘第1章.ppt
- 青岛市地方税务局网站建设方案.doc
- 用友软件日常操作流程.doc
- 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算法初步-2.2.3-循环结构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doc
- premiere影视后期制作-视频剪辑制作教程.docx
- 企业网站建设方案1.ppt
- 化妆品网络营销推广策划案.doc
- 计算机信息安全及防病毒知识讲座.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