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HTTP默认端口: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的默认端口号是80(选项C)。这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用于从万维网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输协议。
2. 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的是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这相对于第一代的真空管有了显著的进步,因为晶体管更小、更可靠、功耗更低(题目中的答案是正确的)。
3. 结构复合索引:在数据库中,打开一个建立了结构复合索引的数据表,表记录的顺序将保持原来的顺序,而不是按照索引标识排序(选项D)。
4. 数据库系统特性: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支持抽象的数据模型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选项D描述不正确)。
5. HTML标记:HTML文件的起始和结束标记是`<html>`和`</html>`(选项C)。
6. 表结构修改:在数据库窗口中,可以对表结构进行修改。使用“插入”菜单中的“行”命令可以在选定字段之前插入新字段(选项B)。
7. VFP命令:VFP中的SET EXACT OFF命令关闭精确匹配,IIF函数根据条件返回不同的值。在这个例子中,最后的输出结果是"A BCD"(选项D)。
8. WWW含义:在Internet中,"WWW"的中文名称是“万维网”(选项D)。
9. Java程序开发步骤:开发Java程序包括编辑源代码、编译生成字节码和解释运行字节码。
10.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Java和C++都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11. CLS在.NET中的作用:CLS(Common Language Specification)是对语言进行规范,使得不同语言之间能够互相兼容(选项D)。
12. 内存储器编址: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是按字节编址的,即内存地址对应的是字节的位置(选项正确)。
13. PowerPoint幻灯片移动:在PowerPoint中,文本不能直接在多张幻灯片间移动,但可以通过复制和粘贴实现(选项错误)。
14. BBS缩写:电子公告牌的英文缩写是BBS,用于在线讨论和信息交流(选项正确)。
15. 接口修饰符:在Java中,接口只能使用public修饰符(选项A)。
16. 索引创建:在Visual FoxPro(VFP)中,建立索引时,不能在命令方式下直接建立主索引(选项B),而在表设计器中建立的索引默认为普通索引(选项C)。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建立关系时,通常需要在父表和子表中分别建立主索引和外键(选项D)。
17. 事务一致性:事务是一组操作,如果事务执行成功则提交所有更改,若失败则回滚,确保数据库保持一致性(选项B)。
18. FTP文件传输: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协议允许在网络中实现文件的传输(选项正确)。
19. C语言表达式:给定C语言代码中,变量i和j分别赋值1和2,执行`j = i++;`后,i的值为2,j的值也为2(选项C)。
20. PowerPoint复制:在PowerPoint中,每次复制操作会覆盖上一次的内容(选项正确)。
21. 顺序查找时间复杂度: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进行顺序查找,在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N次(选项B)。
22. SQL条件查询:在SQL中,要查找课程名称包含“计算机”的课程,可以使用LIKE操作符,条件表达式为`Like "*计算机*"`(选项C)。
23. 数据库表:表是数据库的核心,存储着数据库的全部数据(选项A)。
24. 代码分析:由于给出的代码片段不完整,无法准确判断其正确性,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
以上就是从给定的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试题中提取的知识点详解,涵盖了网络协议、数据库管理、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设计、操作系统、网页制作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