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研究是我国制造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这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设计与生产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以及降低开发成本具有关键作用。CAD/CAM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发达国家,尤其在航空和军事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CAD/CAM技术逐渐在全球普及,成为了制造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工具。
在我国,CAD/CAM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最初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国家的多项计划和政策支持,如“七五”期间的重点产品研发以及“1995~2000年我国CAD/CAM应用工程发展纲要”,我国CAD/CAM技术在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人才的不足,CAD/CAM技术的全面应用依然面临障碍。目前,我国CAD/CAM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局限于二维绘图和有限的三维造型,而复杂的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以及广义的CAM技术应用相对较少。
在软件方面,国内科研机构、高校和软件公司虽然开发了一些CAD/CAM软件,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市场份额较小。应用范围窄和层次浅是目前我国机械CAD/CAM技术应用的主要特点之一。在中小企业中,由于缺乏集成化和高水平的技术人员,CAD/CAM技术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其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未来,我国机械CAD/CAM技术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普及,并提高应用水平。在软件选择方面,应坚持高低档软件并存,以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集成化是CAD/CAM技术发展的趋势,包括CAD、CAE、CAPP、CAM、PDM和PPC等技术的高度集成,这将有助于实现设计制造及生产管理的一体化,从而达到“无纸制造”的先进水平。
此外,我国机械制造业应重视CAD/CAM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其视作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并在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企业培养和引进更多掌握CAD/CAM技术的高水平人才。这将有利于推动我国CAD/CAM技术的应用水平迈向新的台阶,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不断推进,CAD/CAM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深化,更加强调技术的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这将为我国机械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