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资源推荐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第 42 卷 第 1 期 电 网 技 术 Vol. 42 No. 1
2018 年 1 月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Jan. 2018
文章编号:1000-3673(2018)01-0179-08 中图分类号:TM 721 文献标志码:A 学科代码:470·40
基于能源集线器的微能源网能量流建模及
优化运行分析
马腾飞
1
,吴俊勇
1
,郝亮亮
1
,李玉君
1
,闫华光
2
,李德智
2
,陈宋宋
2
(1.北京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北京市 海淀区 100044;
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海淀区 100085)
Energy Flow Modeling and Optimal Operation Analysis of Micro Energy Grid
Based on Energy Hub
MA Tengfei
1
, WU Junyong
1
, HAO Liangliang
1
, LI Yujun
1
, YAN Huaguang
2
, LI Dezhi
2
, CHEN Songsong
2
(1.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4, China;
2.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China)
1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micro energy grid is discussed
and a novel sub-energy hub structure including power hub,
heating hub and cooling hub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he
sub-energy hub structure integrating electricity, cooling and
heating energy storage devices, can implement functions of
collection, allocation and storage of energy. Besides, a detailed
model of energy hub is established and a general model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 is given. A real time pricing model is
proposed and a price-based demand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it. To minimize daily operation cost, a day-ahead dynamic
optimal operation model is formulated considering energy cost
and carbon emission cost.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energy flow modeling and optimal
operation method are universal and effective over entire energy
dispatching horizon based on optimal dispatch results in
different scenarios.
KEY WORDS:
energy internet; micro energy grid; energy
hub; demand response; optimal operation
摘要:讨论了微能源网的概念,提出了全新的子能源集线器
建模结构,包括集电器,集热器和集冷器;该结构考虑了储
电、蓄冷、储热 3 种储能装置,可以实现能量的汇集、分配
及存储;对能源集线器进行了详细的建模,并总结给出了广
义储能装置的通用模型;提出一种实时电价模型,并以此建
立需求响应模型;综合考虑微能源网能耗成本和环境成本,
建立了微能源网的优化调度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微
能源网中电、热、冷、气能源的优化调度结果,对提出的建
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面向客户侧能源互联的智能用
电灵活接入与互动服务技术研究,YDB17201700249)。
Project Support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SGCC
(Client Side Energy Interconnection Oriented Technology Research of
Intelligent Flexible Access to Electricity And Interactive Services,
YDB17201700249).
模方法及优化调度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微能源网;能源集线器;需求响应;
优化运行
DOI:10.13335/j.1000-3673.pst.2017.0840
0 引言
当前全球化石能源日趋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日
益严重,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为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等提供了新思
路
[1]
。微能源网作为微电网的自然延伸,它将是能
源互联网的终端供能系统,是未来能源系统发展的
趋势之一
[2]
。
目前针对微能源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能源
网的能量流分析、能量流建模、协调规划与优化运
行、可靠性评估以及需求侧响应等方面。文献[2-6]
分别讨论了电气互联型微能源网络的稳态能量
流、最优潮流、概率能量流等问题的求解方法及分
析思路。文献[7]提出的能源集线器的概念及模型,
成为研究含电、气、热、冷等多种能源的微能源网
的重要手段,被广泛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建模分析
当中。文献[8]着重对能源集线器的建模方法,规划
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
结与分析。文献[9-12]则主要研究了微能源网的协
调调度、优化运行模型及策略,为综合能源系统的
能量管理进行了理论探索。文献[13]总结探讨了综
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的研究
方向及思路进行了展望。文献[14-15]分别从能量转
移及主从博弈角度将需求响应引入微能源网的能
量管理当中,并分析了需求响应的效果。文献[16]

180 马腾飞等:基于能源集线器的微能源网能量流建模及优化运行分析 Vol. 42 No. 1
则探讨分析了能源互联网中综合需求侧响应的关
键问题,为需求侧响应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于微能源网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尤其是微
能源网作为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电、气、热、冷等
多种能源相互耦合、相互影响,多能源的能量流分
析及协调优化运行对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降低运
行成本、实现替代用能及多能互补具有重要意义
[17]
。
能源集线器被定义为一种用于描述多能源系统中
能源、负荷、网络之间交换、耦合关系的输入-输
出端口模型
[7,18]
。该模型被广泛用于多能源系统的
分析,尤其在多能源系统的规划、优化运行研究中
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通用的能源集线器模型鲜
有考虑储能装置,如文献[2,4]、[5,7]、[10,15]等所
建能源集线器模型均未考虑储能装置,这就大大降
低了模型的灵活性及通用型。
鉴于此,本文对文献[7]提出的通用型能源集线
器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子能源集线器
结构,包括集电器、集热器和集冷器。3 类子能源
集线器均配有储能装置,可以分别实现电、热、冷
能的优化调度运行,即实现能量的汇集,分配及存
储。此外文中总结给出了广义储能装置的通用模
型;提出一种实时电价模型,并以此建立了需求响
应模型。最后综合考虑微能源网能耗成本、环境成
本及需求响应,建立了微能源网的优化调度模型,
并以社区微能源网为例,对提出的建模方法及优化
调度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
1 微能源网的概念
微能源网是能源互联网的末端,其面向的对象
可以是智能楼宇、居民社区、工业园区、城镇等。
微能源网是一种微型综合能源互联系统,是能源互
联网时代背景下微电网的自然延伸。微能源网通过
多种能源网络(电力网、天然气网、热力网、交通网
等)相互联系,优化设计和协调运行以实现多能互补
和替代用能;同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光伏、
风电、地热等)可再生能源,降低用户的综合用能成
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满足终
端用户的冷、热、电、气等多种能源需求,最终实
现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
展的微型综合能源互联系统。
微能源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优势:1)从供能
角度,微能源网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并
将气,电,冷,热等多种形式能源有机整合,根据
能源价格、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合理地分配调
节,以实现多能互补、替代用能、增强供能系统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2)从能源服务角度,综合考虑
用户的多种能源需求,通过合理地调度达到削峰平
谷、降低用户综合用能成本,节能减排的目的。
3)从能源网络角度,通过协同分析电气网络、天
然气网络、热网等网络,促进多能源技术的发展,
通过彼此的耦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供
能效率,最终实现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 能源集线器
2.1 含冷热电联供的能源集线器架构
传统的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主要包括燃气
轮机,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等设备,主
要通过消耗天然气,实现冷,热,电多种能源的联
合供应。CCHP 系统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达 60%~
80%,这将极大促进微能源网的发展,提高微能源
网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图 1 为提出的能源集线器架
构,包括集电器,集热器和集冷器。详细标出了组
成设备的能量流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 5 个环节:
1)能源的输入,包括天然气、光伏、风电、外部
电网供电等。2)能量的转化,包括燃气轮机、燃
气锅炉、电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热交换器等能
源转化设备。3)能量的汇集和分配,基于集电器、
集热器和集冷器实现能量的汇集及分配,各时刻能
量流动保持平衡。4)能量的储存,包括蓄电、蓄
热、蓄冷系统。5)能源的传输。该架构可以直观
清晰地展示能源集线器的能量转化、流动情况以及
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组成方式。
图 1 含冷热电三联供和子能源集线器的能源集线器架构
Fig. 1 Overview of energy hub architecture integrated
CCHP and sub-energy hub
2.2 能源集线器建模
能源集线器涉及气、电、热、冷,多种能源的
等效转化以及能量存储,下面分别从能量流的等效
转化角度,建立气、电、热、冷能量之间的等效转
化模型;从能量流的时序转移角度,建立电、热、
冷 3 种能源的通用储能模型。
剩余7页未读,继续阅读
资源评论


MC数据局
- 粉丝: 3w+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3天掌握Rust类型系统:从基础到泛型关联类型实战.pdf
- 3小时精通Rust迭代器适配器:自定义Lazy链式操作.pdf
- 3天掌握Rust热重载:动态库替换实现零停机更新.pdf
- 3小时精通Rust解引用转换:DerefMut高级用法.pdf
- 3小时掌握Rust解引用转换:智能指针隐式转换.pdf
- 5天精通Rust属性编程:过程宏实现DSL生成器.pdf
- 5天精通Rust解引用转换:自定义容器迭代器.pdf
- 5天掌握Rust解引用转换:自定义智能指针实现.pdf
- 5天掌握Rust解引用:Dereftrait隐式转换机制.pdf
- 5小时精通Rusttrait对象:动态分发的性能与安全平衡.pdf
- 5小时精通Rust异步流处理:TokioStream实战应用.pdf
- 5小时精通Rust闭包与迭代器:函数式编程核心技巧.pdf
- 5小时精通Rust模式解构:iflet与whilelet妙用.pdf
- 5小时掌握Rust模式守卫:复杂条件匹配最佳实践.pdf
- 5小时掌握Rust迭代器适配器:链式调用性能优化技巧.pdf
- 5小时掌握Rust零拷贝技术:Tokio文件IO性能翻倍秘籍.pdf
资源上传下载、课程学习等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哦~我们会及时处理!
点击此处反馈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