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是图书馆管理数字化的重要工具,其核心功能是管理图书、学生和管理员的基本信息,并实现学生与图书、管理员与图书之间的互动。在本例中,该系统被设计成可实现学生对图书的借阅以及管理员对图书的管理。系统需要能够记录和查询学生信息、图书信息、管理员信息、学生借阅图书信息和图书管理信息。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图书管理系统需求阐明包含以下几点: 1. 学生可以在不同日期多次借阅同一本书,但同一天内不能重复借阅同一本。 2. 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不同的书。 3. 一本书可以在不同时间借给不同的学生。 4. 管理员可以同时管理多本图书。 系统的基本信息管理包括: - 学生信息:姓名、学号、学院、专业、年级。 - 图书信息:图书名称、图书编号、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作者、借阅状态。 - 管理员信息:姓名、管理员编号。 系统需产生报表包括: - 学生借阅图书信息表:学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阅日期、应还日期。 - 图书管理表:管理日期、管理员编号、管理员姓名。 在数据库构造设计方面,文档描述了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两个主要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提出了系统的关键活动,确定了系统中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在本系统中,实体包括学生、图书、管理员,而实体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借阅”和“管理”两个联络体现。E-R模型表明学生与图书、管理员与图书之间均为多对多关系。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则基于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式,并通过第三范式来确保数据的规范化,避免了数据冗余。设计还涉及到了信息完整性的考虑,保证了系统能够产生预定的报表。 具体的SQL语句示例也被给出,用以创建表结构,其中表名和列名均以中文表示,考虑到数据类型的适配问题,应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 此外,文档中还提到了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这对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至关重要。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它们分别确保了表中的数据不出现异常情况,如外键引用的有效性和数据符合特定规则。 从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角度来说,本系统通过保证关系模式处于第三范式,消除了数据冗余,提高了存储效率,同时也有助于维护数据的逻辑一致性。这些设计考虑均基于系统需求和数据管理的标准化实践。 文档中对关系模式的设计进行验证,通过分析发现各个关系模式均不存在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这确保了它们都属于第三范式。由此,可以肯定该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是合理的,能够满足预定的业务需求和报表生成需求。
















剩余31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