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原理作业参考答案解析
#### 一、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1. **关系数据结构**:指的是关系模型中的数据结构,也就是表格的形式。它由一系列的表(关系)组成,每个表都有固定的列(属性)和任意数量的行(元组)。这种结构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操作。
2. **关系操作集合**:是一系列可以在关系上执行的操作,如选择、投影、连接等。这些操作使得用户能够以一种非过程化的方式查询和操纵数据。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SQL命令查询数据,而无需关心数据存储的具体细节。
3. **关系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主要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要求主键不为空;参照完整性用于维护表间关联的一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则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设定的数据约束条件。
#### 二、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分类
1. **特点**:
- **集合操作方式**:关系数据语言允许对整个集合进行操作,而不是逐个记录。
- **高度非过程化**:用户只需指定“做什么”,而不必考虑“怎么做”。
- **集查询、DDL、DML、DCL于一体**:支持数据定义(DDL)、数据操作(DML)、数据控制(DCL)等功能。
2. **分类**:
- **关系代数语言**:基于数学的概念,通过一系列运算符(如选择、投影等)来表达数据查询。
- **关系演算语言**:又分为元组关系演算语言和域关系演算语言,是一种声明式语言,通过逻辑表达式来定义查询。
-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标准化关系数据语言,结合了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的功能。
#### 三、术语定义及其联系与区别
1. **域、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
- **域**: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 **笛卡尔积**:两个集合的所有可能组合。
- **关系**:特定条件下笛卡尔积的子集,即由元组组成的表格。
- **元组**:表中的一行记录。
- **属性**:表中的一列,代表数据的一个方面。
2. **主码、候选码、外部码**
- **主码**: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是候选码中选择的一个。
- **候选码**: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
- **外部码**:一个属性或属性组,它本身不是所在关系的主码,但与另一个关系的主码相对应。
3. **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
- **关系模式**:描述关系的结构,包括属性名和属性对应的域。
- **关系**:关系模式在某一时间点的状态,即实际存储的数据。
- **关系数据库**:由多个关系构成的集合,每个关系都符合一定的关系模式。
#### 四、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
- **实体完整性**:确保主键不为空,以保证每条记录的唯一性。
- **参照完整性**:确保外键指向的主键确实存在,维持表间关系的一致性。外键属性可以为空,通常表示未知或未确定的关联。
-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根据业务规则定制的数据完整性约束。
#### 五、SPJ数据库的查询实现
1. **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 使用选择运算(σ)筛选出JNO为‘J1’的记录,然后使用投影运算(π)获取SNO列。
2. **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码SNO**
- 类似于第一个查询,但是还需要加上零件编号PNO为‘P1’的条件。
3. **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码SNO**
- 需要先将SPJ表和P表进行连接,然后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记录。
4. **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 需要排除那些使用了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
5. **求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 使用除运算(÷)来实现这一查询。
#### 六、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和联系
- **等值连接**:在两个关系中基于一个或多个属性相等的条件进行连接。
- **自然连接**:不仅基于相等条件连接,还会自动去除重复的属性列。
#### 七、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及其表示
- **基本运算**:选择、投影、更名、笛卡儿积、并、差。
- **表示其他运算**:如集合交、自然连接、除等可以通过基本运算组合而成。
以上内容详细解释了给定文件中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