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数据库维护
3:改善系统性能,提⾼系统效率
数据库应⽤系统是数据库系统再加上应⽤软件及应⽤界⾯这三者组成,即具体包括数据库,数
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应⽤软件,应⽤界⾯。
数据库------------------------------->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系统
数据库技术------------------------->技术
⼈⼯管理阶段----->⽂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由于应⽤需求的需要,硬件⽔平,软件⽔平的提⾼,数据管理技术逐渐发展,它的⾯向对
象不断扩⼤,共享程度更⾼,⽇趋独⽴,整体结构化,由数据管理系统统⼀控制和管理。
1. 模型:对现实世界中某个对象特征的模拟和抽象。
2.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也就是说数据模型是⽤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
对数据进⾏操作的。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和基础。
3. 数据模型应满⾜三个⽅⾯的要求:(1)能⽐较真实的模拟显示世界 (2)容易为⼈所理
解
(3)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4. 两种数据模型:(1)第⼀类是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
息建模,主要⽤于数据库设计。(2) 第⼆类中的逻辑数据模型,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
点对数据进⾏描述。站在计算机的⻆度去看待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主要⽤于数据库管
理系统的实现。 (3)第⼆类中的物理模型,它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给出计算机在
物理结构上的表示,它的具体实现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任务
概念模型是对信息世界建模,所以概念模型应该能够⽅便、准确地表示出上述信息世界中的常
⽤概念。概念模型表示⽅法很多,最常⽤的是实体--联系⽅法,E-R模型。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1)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
(2)数据操作: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的操作的
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组的完整性规则。
将客观事物抽象为能⽤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数据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
器世界(计算机世界 / 数据世界)
实体-联系数据模型
1. 实体:客观存在且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
象的概念或联系。
2. 属性:实体的特征称为实体的属性。⼀个实体可以由若⼲个实体来刻画。
3. 码:能唯⼀标识实体的属性集合称为码。
4.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5. 联系: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
实体集内部的联系以及实体集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