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包含选择题,主要涉及静电场的相关知识。下面是对题目中涉及知识点的详细解析:
1. 题目中提到的电场线与带电粒子的轨迹关系,涉及到电场力对带电粒子的影响。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力的方向,但仅凭电场线和轨迹无法判断粒子的电荷符号和在a、b两点的速度大小。
2. 静电场的知识点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电势与场强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正比或反比,而是电势差取决于电场线的方向和路径。电势降最快的方向是场强方向,因此(D)选项正确。
3. 负电荷从A到B速度的变化,反映了电场力做功的情况。如果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但不能直接判断场强大小和电势高低,只能知道电势能的变化。
4. 带电微粒在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之间运动,当M板上移时,电场分布改变,微粒可能的运动轨迹取决于电场变化的具体情况,无法直接确定是哪一种轨迹。
5. 等势面与电势能、动能的关系,电势能变为负值说明电势低于参考点,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总能量)保持不变。根据电势能变化可以计算出电荷的动能。
6. 带正电的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带正电的金属球在光滑金属板上运动,由于同种电荷相斥,金属球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但是否做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需考虑电场力和摩擦力的相对大小。
7. 电阻R1、R2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分析电阻大小,斜率代表电阻值,由此可以计算R1与R2的比值。
8. 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与电子定向移动速度的关系,电流强度等于电子电荷量乘以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电子数,据此可以推算电子速度。
9. 同等电量的正点电荷在绝缘框架上的配置,根据电场和电势的性质,可以判断点电荷在不同位置的电势、电势能和电场强度。
10. 同种电荷的小球悬挂并静止,剪断细线后的运动情况,涉及到动能、势能的转换和运动学规律,剪断后两球将同时自由下落,但由于初速度不同,落地时间和水平位移会有所不同。
11. 平行板电容器中正电荷的电势能、电压和场强变化,断开电源后电容器电压不变,但移动极板会影响场强和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
12. 带正电质点在匀强电场中的匀速运动,利用平衡条件和电场力公式,可以求解电场强度、电势差以及电势能的变化。
13. (多选)带电质点在垂直挡板的电场中的运动,考虑电场力和外力的合成,可以分析质点的运动状态、电势能变化和力的大小。
这些题目覆盖了静电场的基础概念,包括电场线、电势、电势差、电场力、电势能、电容器、电场强度、电流、电阻、电子定向移动速度、电场中的粒子运动等多个方面,体现了高二物理学习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