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电网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控制、管理、保护等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了配电网自动化。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供电质量。配电网自动化的目的在于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更好地服务用户、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配电网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低压配电网(220V、380V)、中压配电网(3-35kV)和高压配电网(66kV、110kV)。配电网的结构具有环形网络特点,但实际上为了便于故障定位和继电保护整定,一般处于开环运行状态,而输电系统则通常是闭环运行。此外,配电系统由于其特殊性,常处于不平衡多相运行状态,单相或两相运行的可能性较高。 在我国,近20年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尽管电力投资长期偏重于发输电系统,配电自动化相对落后,但自1998年以来,情况开始有了巨大改变。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需求的增长、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的提升,以及大量资金投入城网/农网改造,都在推动配电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配电管理系统(DMS)是一个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它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系统的监测、保护、控制和管理。DMS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同属于一个层次,不同的是EMS涉及发输电系统,而DMS专注于配电管理。 配电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功能,通过监测装置收集实时数据,并进行处理、监视和控制;配电变电站自动化,实现数据采集、监视和控制,并与控制中心和SCADA系统通信;馈线自动化,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实现馈线的远程或本地控制,并对故障进行自动判断和隔离;以及自动制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功能,能够在地理图上显示带电状态和潮流电压分布,自动连接电路接线图和图形数据库。 我国配电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是受到了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长、供电可靠性和质量要求提高、部颁指标的严格要求、以及巨额资金投入城网/农网改造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配电自动化的实现,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为供电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配电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一个关键的技术领域,它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也将不断提升,为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剩余28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475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基于PLC的四柱万能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doc
- 2023年新版全国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工程咨询信息化答案.doc
- 微型计算机结构与编程电子教案.pptx
- 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设计设计.doc
- 项目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的运用.doc
- 算法合集之从鹰蛋一题浅析对动态规划算法的优化.pptx
- 仿推特群智能优化算法研究.pptx.pptx
- 系统集成业务计划和预算指导书.doc
- 软件开发外包协议.doc
-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学习体会(44).docx
- 网络工程师模拟试题3.doc
- STM32-Based Oscilloscope-电赛资源
- 网络营销与seo案例详解.docx
- AutoCAD绘图经典练习.doc
- 数据库原理三、四章作业.doc
- 小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及解决办法.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