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它涉及到从消费互联网的普及到工业互联网的演变,以技术为核心,推动智能制造和服务,构建起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在技术创新方面,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包括:ERP、数据库、操作系统、App、大数据、云计算、AIoT、区块链、芯片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和融合程度,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通过技术融合,形成了共享经济和数字经济两大新的经济形态,加速了工业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互联网机器人、云计算、物联网、无人机群、自动驾驶、5G、工业智能、AR/VR、区块链、3D打印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工业互联网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涵盖了智能协同网、人机协同、工业APP、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等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的优化,推动了智能化增量创新,以及产品/服务创新。它将消费互联网、CPS(信息物理系统)、工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紧密结合,形成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服务领域。
工业互联网生态构建的过程中,需面对一系列挑战与误区。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是物物连接的平台,更是全域服务平台,深耕细分行业的差异化平台,关键在于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需要信息化转型,更是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安全问题不应成为障碍,而应成为推动企业上平台、用平台的动力。
supET “1+N”作为工业数字化服务的平台,提供一站式交易和云上集成,能够显著提高交付效率和降低成本,支持业务创新、工业信息化、工业自动化、云计算生态等服务商的发展。supET “1+N”平台的核心服务包括工业APP应用、云平台(IaaS)、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这些服务的组合,能够实现工业物联网(工业IoT)、工业数据智能(ET工业大脑)、工业APP运营等一系列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技术考量与发展趋势。
技术考量方面,工业互联网需要高并发访问稳定性、异构系统兼容性、安全防御能力、系统不间断升级能力以及系统容量的灵活扩展能力。而发展趋势上,公共云计算平台的部署将更弹性、安全、在线,同时具有灵活性;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共治链、无中心标识管理与解析,以及探索多边多方的混合共识机制。
标识/解析体系在工业互联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产业生态的神经系统,它必须形成产业生态,涵盖标识标签标准、标识读写器、标识解析软硬件、标识解析集成、标识解析应用、标识解析体系运营、标识解析公共服务等方面。这些要素共同工作,实现企业内网络化协同,以及企业-企业、企业-用户、企业-产品间的智能化生产和服务延伸。
工业互联网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数据智能+网络协同,实现智能化增量创新,产品/服务创新,并推动网络化自动化。通过消费互联网+CPS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整合,构建起全新的产业生态。这将为制造业带来换道超车的机会,为制造业转型和升级提供强大动力。通过持续演进,数字孪生技术将实现规模化,算力成本戏剧性降低,为中国制造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