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 MATLAB 的六自由度机械臂关节空间轨迹规划算法研究**
一、引言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六自由度机械臂因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在工业生产、
医疗护理、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械臂的轨迹规划是机械臂控制的重要环节,
其目标是规划出机械臂各关节的时间、速度、加速度以及末端执行器的运动轨迹,以满足作
业要求并保证运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准确性。本文将研究使用 MATLAB 进行六自由度机械
臂的关节空间轨迹规划算法,并采用 3 次多项式、5 次多项式插值法以及 353 多项式等方法,
探讨其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并绘制出关节角度、关节速度、关节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以及末端轨迹图。
二、算法理论基础
1. 3 次多项式插值法:通过给定的初始和终止条件,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可以构建一个
3 次多项式来描述机械臂关节空间中的轨迹。
2. 5 次多项式插值法:相较于 3 次多项式,5 次多项式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处理
高阶的动态特性,如跃度和震颤等。
3. 353 多项式:是一种更复杂的多项式方法,它可以描述更加复杂的运动轨迹,适用于需要
更高精度和更复杂运动要求的场景。
三、算法实现与仿真
1. 根据机械臂的运动要求,设定初始和终止状态,包括关节角度、速度和加速度等。
2. 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如 3 次多项式、5 次多项式或 353 多项式),构建轨迹规划算法。
3. 通过 MATLAB 编程,实现算法并求解出关节空间中各时刻的关节角度、关节速度和关节
加速度。
4. 使用 MATLAB 的绘图功能,绘制出关节角度、关节速度、关节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5. 将算法应用于机械臂模型,通过仿真得到末端执行器的运动轨迹,并绘制出末端轨迹图。
四、结果分析
1. 分析不同插值方法对机械臂运动性能的影响,如平稳性、准确性等。
2. 比较关节角度、关节速度、关节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评估机械臂的运动过程。
3. 通过末端轨迹图,观察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运动情况,验证轨迹规划算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