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为移动用户提供无线通信服务。2.5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包括四个关键部分:移动台子系统(MS)、基站子系统(BSS)、网络子系统(NSS)和操作支持子系统(OSS)。这些组件共同协作,确保了移动通信的高效、安全和可靠。
移动台子系统(MS)主要包括移动设备,如手机,它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实现语音通话、数据传输等功能。基站子系统(BSS)是无线通信的核心,由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控制器(BSC)和码型变换器(TC)组成。BTS负责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BSC则管理多个BTS,负责无线资源的分配和管理,TC则用于不同编码方式之间的转换。
网络子系统(NSS)是移动通信网络的中枢,其中移动交换中心(MSC)负责呼叫处理和路由选择;拜访地位置寄存器(VLR)存储当前在某个区域内的移动用户信息;归属地位置寄存器(HLR)存储所有移动用户的永久信息,包括用户数据和位置信息;鉴权中心(AUC/AC)处理用户身份验证和加密密钥生成;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管理移动设备的合法性;短消息中心(SMC)处理短信服务。
操作支持子系统(OSS)则负责网络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包括故障检测、性能监控、计费、网络规划等任务。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接口是系统内外通信的关键。外部接口涉及用户、其他电信网络和运营商的连接;MSS内部接口如B、C、D、E、F、G接口定义了不同子系统间的通信规范;移动接入子系统内部接口如A接口和Abis接口用于BSS与NSS间的通信,Um接口则用于BTS与移动台间的通信。
全国蜂窝系统的网络结构根据国家和地区规模有所不同。在中国,采用三级组网结构,包括大区(或省级)汇接局、省级地区汇接局和基本业务区的MSC。这种结构确保了网络覆盖的广泛性和服务的连续性。
移动通信网的区域、号码和地址识别是系统能有效管理和提供服务的基础。区域定义包括服务区和PLMN,后者由提供通信服务的地理区域构成。号码和地址系统则用于识别和定位移动用户,支持位置更新、越区切换和漫游功能。
2.5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体系,它通过多层架构和各种接口协调工作,为全球用户提供无缝的移动通信体验。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基础架构不断演进,逐步发展到3G、4G和现在的5G,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和新型应用。